①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经审核,重庆监管局正式批准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范良、李丹两名董事范的任职资格。 ②相关统计显示,年内已经有24家信托公司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董事在内的高管发生了更迭。
财联社9月13日讯(记者 彭科峰)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经审核,重庆监管局正式批准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范良、李丹两名董事的任职资格。
除重庆信托之外,今年以来,信托行业已经发生过多次高管变更。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经有24家信托公司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董事在内的高管发生了更迭。
某券商宏观分析师认为,过去在楼市暴涨的时期,信托公司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随着全国楼市近两年形势逆转,不少信托公司也发生业绩变脸。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大规模的高管变动也在情理之中。
去年营收、利润双降后 重庆信迎来两名新董事
年报显示,截止2022年末,重庆信托实现营业收入为55.14亿,去年同期77.42亿,同比下跌28.78%;其中,手续费及佣金的净收入及投资收益分别下降55.73%与52.36%。此外,重庆信托去年实现利润总额20.12亿,同比下降47.99%;净利润13.3亿,同比下跌57.32%。
此外,依据其过往的经营数据,重庆信托过去三年的表现有明显下滑——2019到2022年营收从79.78亿降至55.14亿,净利润从43.47亿降至13.3亿。
公开资料还显示,重庆信托2022年未决诉讼金额近110亿,包括公司未结案件1件,其涉案金额达10亿,涉及与恒大园林、恒大地产、重庆航耀、重庆尖置、重庆中渝合同纠纷。
进入2023年,重庆信托又遭遇多次公开处罚。1月份, 重庆信托作为国都证券股东,因存在利用对国都证券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不当关联交易获利等多原因,被北京证监局要求责令整改;3月份,重庆信托因信托资金被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土地出让款等问题被被重庆银保监局处罚200万;7月份,重庆信托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罚款12万。
尽管监管层、重庆信托未披露两名新董事的具体信息,但依据公开报道,范良应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代表。据国寿投资官网信息和媒体报道,范良曾任国寿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国寿投资公司投后部总经理等职务。
年内24家信托公司上演人事走马灯
9月13日,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除重庆信托之外,今年以来,信托行业已经发生过多次高管变更。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经有24家信托公司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董事在内的高管发生了更迭,涉及厦门信托、华润信托、山西信托、兴业国际信托、华宸信托、中原信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百瑞信托、大业信托、中信信托、长城新盛信托、昆仑信托、渤海国际信托、陕国投信托、安信信托、中粮信托、杭州工商信托、华融国际信托、江苏省国际信托、五矿国际信托、万向信托、中建投信托、重庆信托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依据重庆信托年报显示,2022年,其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金额为146.14亿,占比达到7.50%。而据媒体报道,重庆信托的合作对手多为民营房企,风险敞口较大,2022年以来,重庆信托先后踩雷隆基泰和、帝景苑、恒大、宝能、世茂等知名房企。
此外,据华鑫信托发布的近期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根据可比口径统计的54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47亿元,同比下降4.33%,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信托公司中仅5家实现营收正增长。54家信托公司中有30家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22家营收、净利润降幅均超过20%;54家信托公司中有30家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22家营收、净利润降幅均超过20%。
华鑫信托在报告中指出,信托业发展韧性较强,行业在稳固转型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转型步伐,资产投向不断优化,信托业正在经历行业内部结构的全新变化,一场新的变革。信托业面临一定的规模保有压力,如何充分发掘行业优势、提升资管服务能力将成为转型阶段的破局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