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银行分化凸显 如何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2020-01-15 17:42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李愿
“回归本源,专注客户”才是区域性银行的最佳之路,这也与监管机构对于区域性银行的定位相吻合。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愿)讯,“中国的银行家们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变化与压力——后利率市场化时代下行业分化变革的加速到来,数字化创新背景下银行业务模式的颠覆性重构,并已直接反映在银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中。”

1月15日,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忻怡在安永发布的《区域性银行在数字化变革时代的转型策略》(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报告》同时提出疑问,纵观国内外行业历史,变革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分化与优胜劣汰成为必然,领先银行已经开始主动拥抱变革,具有本地资源禀赋,但规模与能力相对落后的区域性银行该如何应对?

《报告》认为,区域性银行更应认识到危机,但无须焦躁,在行动中拥抱变革时代,坚持初心,回归本源,勇于创新,向内看,洞见新天地,向远看,赋能谋发展;并给出可遵循“一个目标,三大战略”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

区域性银行现状:行业分化凸显

二十多年来区域性银行高速发展,数量已达到1512家, 占中国银行总数的58%,总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的20%。

《报告》选取过去六年中均有年报披露的125家区域性银行,包含了大型区域性银行25家(2018年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型区域性银行63家 (2018年规模处于1000-4000亿元之间), 以及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小型区域性银行37家,涵盖2018年100家最大的区域性银行中的95%。并引入银行业业绩表现综合评级指数,该指数由规模增速、ROE、不良率三大指标构成,综合评估银行业综合业绩表现。

“数据显示,2013至2018年,银行业综合评价指数均值由1.96%降至0.00%,有所下滑;同时指数离散度明显提升,标准差从0.59上升到0.76,银行业业绩表现分化情况逐渐加剧,并呈现出强者愈强,差者更差的态势,两级分化趋势日益明显。”《报告》称。

具体来看,自2013年至2018年,部分优质大型区域性银行业绩表现较为稳健,银行业综合评价指数长期领先,但中小区域性银行几乎经历了整体的大换血,“但仍有一批坚持深耕本源,聚焦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小银行异军突起,规模和利润增长源动力充足,凭借优秀的业绩表现逆势增长。”

《报告》称,基于对2019年上半年有数据披露的样本银行的进一步测算,区域性银行业绩表现分化趋势将进一步延续,并愈演愈烈。

此外,从不良率角度来看,《报告》认为,对于前期盲目扩张的部分小型银行而言,随着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方法的即将推行,银行不良的真实暴露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上述银行更是“雪上加霜”。

如何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随着行业竞争和分化趋势的日益激烈,以及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同异业竞争者市场范围的延伸、下沉与上移,区域性银行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

“站在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区域性银行必须尽快做出选择。”《报告》认为,“回归本源,专注客户”才是区域性银行的最佳之路,这也与监管机构对于区域性银行的定位相吻合。

何为本源? 如何变革?《报告》称,区域性银行可遵循“一个目标,三大战略”来制定未来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一个目标,即回归本源,成为有独特竞争优势、客户首选的卓越精品银行;三大战略,即“压舱石”战略、“护城河”战略、“助推器”战略。区域性银行就能成为一家客户首选、卓越的精品银行。

“压舱石”战略方面,《报告》认为,应找准着力点,将基础客户作为长期专注与深耕的目标客群,同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将筛选出的基础客户作为重点关注的客户群体,那些未被选中的客户群体,则是当前区域性银行难以获得竞争优势的领域,不建议盲目、大规模进入。

“护城河”战略方面,《报告》认为,基础客户的核心需求并非只是单一的金融产品,而是“用心的理解和服务”,因此区域性银行需要用“走心”的基础业务牢牢抓住基础客户,择机叠加明星业务,增加交叉销售机会,从而构建自身的“护城河”。

“助推器”战略方面,《报告》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下,商业形态的变化使快速、迭代的数字化创新成为整个银行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客户的需求在不断迭代升级;另一方面,银行自身也从传统产品驱动模式,转型为护城河驱动模式。

此外,《报告》还表示,在如此剧烈的变革驱动下,国内中小银行也再次迎来新一轮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契机;数字化时代下银行商业模式变化和数字技术革新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使得大量中小银行面临重新转换赛道的机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转型变革中的制胜利器。

收藏
155.51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62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