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赚钱业务之一!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爆发,中信与华泰收益互换最强,凸显“超头部效应”
原创
2020-07-30 19:25 星期四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爆发,存续交易规模总量突破8000亿。

财联社(北京,记者高云)讯,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持续爆发,存续交易规模总量突破8000亿。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公布了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进展情况,2020年5月,证券公司开展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涉及初始名义本金3080.98亿元;截止月末,场外金融衍生品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合计8166.95亿元。

从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5月新增交易量排名来看,华泰证券居榜首,新增名义本金947.43亿元;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环比增长最快的是国泰君安,名义本金环比增长100.8亿元。

从互换业务的新增情况来看,排名第一的是华泰证券,5月新增名义本金677.46亿,排名第二的是中信证券,新增300.90亿,有着及明显的“超头部效应”。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是中金公司、国泰君安、浙商证券,新增分别为99.15亿、95.73亿、17.38亿。

从期权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申万宏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新增名义本金分别为436.76亿、394.72亿、269.98亿、202.56亿、188.86亿。

一位中信证券衍生品研究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业务比较集中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从业务创新的角度来看,这3家都走在市场前面,且今年发展速度都很快。其中,中信证券相对稳健,优势在于全球化布局和较强的资本金实力;华泰证券A股衍生品相对一般,但互换量很大;中金公司整体比较激进,创新也比较多,报价也相对激进。

image

存续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华泰证券新增名义本金排名第一

5月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规模环比减少5个百分点;存续交易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量首次突破8000亿元。

具体来看,股指期权新增交易规模减少近两成,个股期权新增交易规模增长一成五;收益互换新增交易规模减少近6个百分点。

5月份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规模3080.98亿,较上月减少161.07亿,环比减少4.97%。其中,个股期权新增交易规模208.17亿,较上月增长26.42亿,环比增长14.53%;股指期权新增交易规模653.35亿,较上月减少198.39亿,环比减少23.29%;收益互换新增交易规模1253.61亿,较上月减少74.16亿,环比减少5.59%。截至5月末,未了结交易规模为8166.95亿元,较上月增长819.00亿,环比增长11.15%。

image

(中国证券业协会)

从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5月新增交易量排名来看,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位居前五,新增名义本金分别为947.43亿元、695.62亿元、436.81亿元、298.29亿元、202.01亿元。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交易量5月份环比变化排名来看,合计交易量增长较快的证券公司前三名包括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浙商证券,分别环比增长100.80亿元、20.37亿元、15.98亿元;合计交易量减少较快的券商为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申万宏源,环比减少量分别为110.18亿元、89.51亿元、46.92亿元。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业务持续高聚集于头部券商。5月份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1190.62亿元,占本月收益互换业务新增总量的94.98%;本月场外期权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1492.88亿元,占本月场外期权业务新增总量的81.70%。

image

从存续名义本金来看,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5月存续名义本金分别为2220.57亿元、1141.68亿元、1099.79亿元、990.23亿元、812.29亿元。中信证券在互换与期权两项子业务均排名第一。

image

2019年新增场外衍生品交易同比增超9000亿

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在2019年交易爆发。据同花顺iFinD统计,全年共新增场外衍生品交易合计名义本金1.81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9366.44亿元,截至5月31日,场外衍生品本年初始交易名义本金1.42万亿元,与2019年同期比增长了8358.53亿元,同比增幅143.50%。

中信证券2019年年报显示,期末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14603亿元(较年初增长46%),其中,权益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余额1853亿元(较年初增长89%)。

华泰证券在2019年年报中称,报告期内,集团着力提升机构客群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能力、定价能力与对冲交易能力,深度对接机构服务体系和客户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持续创新交易模式,以体系化的机构服务优势和差异化的机构服务能力,打造机构客户金融生态圈,场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量排名跻身行业前列。

截至报告期末,华泰证券收益互换交易业务存量为1,396笔,存量名义本金为人民币209.93亿元;场外期权交易业务存量为394笔,存量名义本金为235.01亿元。报告期内,本集团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4,347只,合计规模人民币778.80亿元。

公司展望2020年时表示,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将战略性推进交易系统建设,深度对接机构服务体系和客户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持续创新交易模式,强化一流的定价核心能力,继续保持业务领先优势。

申万宏源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公司衍生品交易业务已经覆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子公司、私募基金、实体企业等200余家机构客户。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市场占有率12.3%,累计规模行业排名前五。

国泰君安2019年年报提到,场外权益衍生品业务累计新增名义本金1186亿元,同比增长311%。另外,公司去年着力发展贵金属和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业务,累计新增挂钩相关标的的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853亿元,同比增长399%。

中信建投在去年年报中表示,展望2020年,为满足客户的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需求,公司将积极推进场外衍生品业务开展,提供满足客户各类服务需求的解决方案,拓展做市领域的资源投入,推进跨境投资业务开展,完善自有资金投资体系。

场外衍生品业务将是券商差异化竞争重要突破点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认为,目前国内衍生品市场仍以商品期货为主,随着资本市场加速开放,金融衍生品有望成为发展主流。金融衍生品方面,结合国际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场内的期权业务和场外的FICC业务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场内外金融衍生品盈利模式及规模测算来看,一是,场内期权的盈利主要来自经纪佣金收入与做市商收入。在中性假设下,2020年券商做市收益预计可达20.33亿元,券商可获取的经纪佣金收入预计为40.66亿元。二是,场外期权的盈利模式:“期权费-对冲成本(含资金成本)”*名义本金。规模以2019年全年平均每月新增(期权期限仍以短期月度为主)1389.14亿元预计,中性情况下2020年贡献收益83.35亿元。三是,场外互换盈利模式“融资利率-资金成本”*名义本金,中性情况下2020贡献收益16.69亿元。以上仅是对场内期权、场外期权和场外互换测算,FICC未来空间更大。

场内外衍生品业务具有天然资质壁垒,龙头集中度高。监管层严格限制衍生品经营资质,业务集中度较高;衍生品业务极度依赖完善的交易对手方网络,当客户网络越全时,撮合交易的效率越高,风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越强,客观上也促成行业集中度高。当前监管层推进分层管理有意推动业务向头部集中。

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胡翔认为,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衍生品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或成为券商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突破点。证券行业面临业务结构调整,亟需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境内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场外衍生品极具突破性,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对标海外衍生品市场,仍有较大空间。另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将拓宽券商佣金收入,丰富投资策略和风险对冲手段。在此方面,头部券商将直接受益于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体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

收藏
94.52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48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