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应加快技术创新 消除碳达峰的焦虑症
资讯
2021-06-04 18:57 星期五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今日在2021财联社碳中和年度云峰会上表示,我国和其他所有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竞争排放,实现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实现大部分工业进程的电气化。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今日在2021财联社碳中和年度云峰会上表示,我国和其他所有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竞争排放,实现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实现大部分工业进程的电气化。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国的转型也有独特优势,这一过程中加强企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尤为重要。

李俊峰表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缓慢增长,也接近了达峰的阶段。碳达峰和碳中和不同,碳达峰是决心和态度问题,只要下决心达峰就一定可以做到,碳中和则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机制。目前仍有地方政府存在达峰“焦虑症”、“恐惧症”,担心过早提出达峰目标,会使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受限。但部分发达省市地区的实践证明,在不增加能源消费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意识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本质也是形成一个倒逼机制,要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促使我们的经济从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走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阶段。

李俊峰指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限远远短于欧美国家,困难更大,但要看到,所有国家都是2020年左右提出碳中和,并且所有的国家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目前都较低,我国是15%左右,欧美在17%-18%,化石能源占比都在80%以上,因此竞争大同小异,都是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竞争排放,要实现用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实现大部分工业进程电气化,从这一点上讲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我国也有自身独特优势,如发展电动车降低对外石油依存度的同时,可以兼顾中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趋势,我国减少煤炭消费、电力结构改善升级相比欧美国家以天然气发电为主的状况,取得的环境效益也更为突出。因此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预期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也让战略实施更容易获得社会、企业各层面的支持和协同发展。

李俊峰强调,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企业应该加强创新,同时国家建立推动创新的机制、计划,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解决之道。测算显示,我国目前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00亿吨,要实现碳中和,至少要减掉80亿吨,按照我国14亿人口规模计算,每一个人要减排5吨左右,按照目前200元/吨左右的碳价格成本,人均成本在1000元左右。这一成本仍存在较大的挑战和压力,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创造条件,以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和占据未来全球竞争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收藏
171.9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