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何在建筑中发挥防御灾害的作用?
2021-07-27 08:42 星期二
黄淑君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 Office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DRR)去年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二十年中,全球范围内记录在案的自然灾害事件发生了7,348起。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UN Office o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DRR)去年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二十年中,全球范围内记录在案的自然灾害事件发生了7,348起,造成共约123万人死亡,平均每年约6万人死亡,同时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2.97万亿美元的损失。相比1980年至1999年的前20年报告的4,212起自然灾害事件,近20年增长超过1.5倍。

研究人员表示,造成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与气候相关的突发性灾害显著增加,其中洪水在灾难事件中占超过40%,受灾人数高达16.5亿人;其他还包风暴(28%)、地震(8%)和极端温度(6%)。

image

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摧毁许多国家,包括 2016 年遭受飓风袭击的斐济
图片来源: OCHA ©Danielle Parry

随着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频繁,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也正在影响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建造适应气候变化、可持续的“防灾型”建筑,以降低和防范恶劣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成为城市规划者、建筑学家等日益关注与探索的重要议题。

建筑和社区如何防御洪水?

洪水作为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频率和强度也因气候变化而不断增加,“防洪建筑”项目在城市规划及设计中变得愈发重要。英国建筑环境设计专家Edward Barsley在接受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媒体Dezeen采访时表示,“抗洪设计可以显著减少社区、自然环境和建筑群在洪水影响中的脆弱性,并让那些受到影响的更快地恢复。”

“防洪设计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种必需品,而是一种机会,”他强调并解释道,“通过它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好处,例如改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世界各地社区的选址质量。”

Barsley在《Retrofitting for Flood Resilience: A Guide to Building & Community Design》(《防洪改造:建筑和社区设计指南》)一书中,概述了如何通过调整城市设计和自然环境以减少洪水带来的影响,提出六种用于管理洪水问题的空间策略。

1. 缓解(alleviate)

缓解策略旨在增加供水系统的能力,或提供可被洪水淹没的“补充区域”,以此降低洪峰水位,以及限制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区面临洪水风险的程度。由中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教授领衔的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以下简称土人设计)的燕尾洲公园,可视为这一策略的范例。

image image

上:洪水前的燕尾洲公园
下:洪水后的燕尾洲公园
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位于中国金华市的燕尾洲公园三河环抱,地处洪涝高发区,在改造前这里曾设有一座防洪墙,但土人设计提出了“与洪水为友“的创新理念,将防洪墙拆除并改造为具有不同安全级别、可淹没的台地梯田式防洪堤,让公园为市区承担了80万立方米的可淹没区,从而降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洪水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

2. 减弱(attenuate)

减弱策略是使用自然或人工结构和空间来降低水的流速和/或浑浊度。这可以增加既定体积的水沿着路径移动所需的时间,并提供更多渗透机会,以此减弱洪水的影响。丹麦建筑师事务所Tredje Natur在哥本哈根开发的第一个“气候区”(Climate District)正体现了这一策略。

image image

Tredje Natur设计的概念图
图片来源:tredjenatur.dk

Tredje Natur将哥本哈根Saint Kjeld区域中的街道景观改造成“暴雨道路”(Cloudburst Roads),通过安装一套街道排水铺路系统,为骑自行车的人、行人和车辆提供绿色路线的同时,也作为可以缓解、储存、输送和排放水到港口的渠道。这一道路系统既能更好地控制街道洪水的流量以应对洪灾,也能为社区创造一片绿色空间。

3. 限制(restrict)

这一策略侧重于“防止”,即通过使用软、硬两种性质的洪水管理措施防止水进入,从而减少社区遭受洪灾的风险。由丹麦建筑师事务所BIG主导设计、位于美国纽约的“The Big U” 下曼哈顿区弹性设计规划项目是该策略的例子之一。

image image

"The Big U"计划概念图,该计划旨在环绕曼哈顿南端形成一个“U”型屏障系统
图片来源:rebuildbydesign.org

The Big U是在经历2012年飓风“桑迪”横扫并淹没美国东海岸后,由重建专责小组倡导的“Rebuild by Design(以设计重建)”竞赛中多个胜出的项目之一,旨在防止风暴期间曼哈顿下城遭受的大面积洪水,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问题。该计划包括一个16公里长的屏障系统,且该系统在每个街区都根据不同规模的特定项目和功能进行定制化设计。

4. 重新调整(realign)

重新调整意味着通过重新定位关键的基础设施、财产或改变土地使用分类来减少洪水风险。这体现了一种对社区功能或城市规划的弹性思维,在美国纽约“NY Rising”社区重建计划中,对史坦顿岛(Staten Island)的多个海滩地区实行的“管理撤退”(managed retreat)措施体现了这一策略。

image

图片来源:SJ Hauck Construction, New Jersey, USA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ructural Movers Collection

措施包括将受灾地区的建筑买下并拆除,以恢复其自然洪水泛滥区的功能,并把人们重新迁移到洪水风险减低的地区。另一种情况是为建筑物进行垂直调整,房主通过增加额外的楼层,重新配置他们的生活区域,使底层区域变成一个不可居住的空间,从而降低财产遭受洪灾的影响。

5. 创造(create)

这一策略涉及在水体内或水体附近建造或创造新的地形和构筑物(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以便于分配开发地区或其他土地用途。根据英国建筑设计媒体Dezeen的说法,这一策略的例子包括丹麦建筑师事务所Tredje Natur设计的“蓝色计划”海港项目(CPH Harbor Blue Plan),其提出了创造新地形的做法,旨在将水的可能性和娱乐性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将港口其中一个区域命名为“水之屋”,由柔软弯曲的混泥土岛屿组成。

image

House of Water“水之屋”概念图

6. 拥抱(embrace)

将“水”变成一个特征,并将其作为设计驱动力,以适当的方式组合和适配建筑或自然环境,是这一策略的主题,代表之一有美国景观设计及城市事务所SCAPE为波士顿港“Resilient Boston Harbor”设计的项目,通过预测气候变化的海平面上升,以此为设计基准制定干预措施,包括高架景观、防御性公园和脆弱建筑的弹性改造。

image image

上:SCAPE为波士顿港“Resilient Boston Harbor”设计项目概念图
下:SCAPE以预测效果图展示了2070年海平面上升对波士顿市中心的影响

针对以上6个设计抗洪建筑环境的策略,Edward Barsley表示并没有所谓单一解决问题的良策,“每种类型的洪水都有不同的特征,影响着设计策略的适用性”。

“防灾型”建筑兼顾功能与美学风格

除了洪灾外,还有如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建筑师和设计师意识到,他们的任务不仅是设计出华丽的建筑,同时还要构思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设计。为了防止灾难性破坏的再次发生,大量“防灾型”新建筑作品正在以富有创造性和美学的风格被设计或建造出来。

美国迈阿密Faena Forum艺术大楼

image

图片来源:faena.com

该大楼属于毗邻迈阿密海滨的Faena Forum文化中心建筑群,由荷兰OMA建筑事务所设计。这座多孔建筑大楼是迈阿密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建筑之一,其整体建筑风格是对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的致敬。它的鼓形外观饰以镂空窗户造型,旨在抵御迈阿密频繁发生的飓风和热带风暴的强风。

image

图片来源:faena.com

德国汉堡尼德哈芬河长廊

image

图片来源:dezeen.com

由已逝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如雕塑般的尼德哈芬河长廊(Niederhafen River Promenade),是作为该市防洪系统升级的一部分。该建筑位于St Pauli Landungsbrücken和Baumwall之间一段625米长的河段,取代了其中一段建于1964年的防洪堤。除了作为城市重要的防洪屏障,扎哈·哈迪德在设计中还融入了类似圆形剧场的楼梯、三层餐厅和街道商店,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和河畔走道。

image

图片来源:dezeen.com

日本东京“帽子”住宅

image

图片来源:apollo-aa.jp

在经历2011年毁灭性的东日本大地震后,对自然力量的关注在日本设计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Apollo也受到影响,在其“Hat House”(帽子屋)的概念中体现了这份关注。这座位于东京新宿区的现代立方体住宅顶部为三角形木屋顶,而厚实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为了对抗火灾及地震。

荷兰卡特维克沙丘停车场

image

停车场入口 ©Luuk Kramer

位于荷兰沿海城镇卡特维克(Katwijk),由荷兰工程设计公司Royal Haskoning设计的这个沙丘型的地下结构,既是停车场,也是防洪屏障,解决了荷兰过于频繁的洪水问题。荷兰有超过25%的地区位于海平面之下,因此海岸保护设施尤为重要。该停车场被荷兰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2016年度最佳荷兰建筑奖。

image

地下车库扮演着防洪堤坝的角色 ©Luuk Kramer

美国佛罗里达防飓风圆顶屋

image

防飓风圆顶屋的正面图
图片来源:pnj.com

这座建在佛罗里达州的不规则圆顶房屋可以抵御飓风,由业主Mark和Valerie Sigler在他们之前的家被飓风“Opal”摧毁后设计的,耗资700万美元,是一个带有5英里钢筋、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住宅。这种结构有助于建筑物抵御强烈的飓风,而它也确实能经受住飓风的威力。

image

圆顶屋在经历飓风后依然坚挺
图片来源:makaan.com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萨比哈·格克琴国际机场

image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该国际航站楼于2009年向公众开放,是世界上最大的抗震建筑之一。这个占地20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项目并不完全“扎根”在土地上,相反它安装在300个隔振器和轴承上,在地震时可以左右移动,从而消除了因地震而被夷为平地的可能性。而且,当地震发生时,整个建筑会因吸收地震能量而发生移动。

俄罗斯“诺亚方舟”飘浮酒店

image

俄罗斯“诺亚方舟”飘浮酒店概念图
图片来源:archdaily.com

该概念由俄罗斯设计工作室Remistudio提出,据悉是在国家建筑协会帮助下,为“灾难救援性建筑”项目设计的。它既能承受地震活动,也能在海平面上升时神奇地漂浮;同时也是一个完全透明的结构,一旦建成,将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并配有一个功能性的节水系统。该建筑呈椭圆形,地下室形似一个没有任何棱角或壁架的贝壳,其中大量拱门和绳索设计可以在地震时承担整体重量。

image

俄罗斯“诺亚方舟”飘浮酒店概念图
图片来源:archdaily.com

海地珊瑚礁项目

image

海地珊瑚礁项目概念图
图片来源:vincent.callebaut.org

该概念灵感来自珊瑚礁,是在2010年海地经过灾难性地震、许多建筑被摧毁后,法国建筑师Vincent Callebaut提出的,他希望建造出一个防灾难的浮动房屋村。据悉,该项目双波浪堆叠结构中将容纳1,000套模块化公寓,整个房屋村将建立在加勒比海搭建的人造码头上,并配备水轮机以从海浪中获取能源。

image

海地珊瑚礁项目概念图
图片来源:vincent.callebaut.org

责编 | 许若瑜

题图说明:中国金华市燕尾洲公园
题图来源:土人设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84.46W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6949 人关注
9334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