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估值跳涨!VC投资人却摇头:这不是我们能干的活儿
原创
2022-11-23 18:41 星期三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昔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公司依靠着下游崛起,市值不断起飞。在“千亿市值不是梦”的追求下,现在钠离子电池公司也在努力复刻。

《科创板日报》11月23日讯(记者 陈美) 锂电池、储能后,新能源行业下一个宠儿要呼之欲出。

近日,钠离子电池成为投资机构追逐的对象,甚至有机构称,这是新能源电池最后一块拼图。,不过,有人捧场,也有人泼冷水。

深圳,一位手头有新能源电池项目的VC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不是VC能够玩的,这都是产业资本的活儿。

钠离子电池,产业资本放大招

先来看看,几个产业资本在钠离子电池上放的大招。

10月6日,振华新材称,与孚能科技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保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2023年第一季度导入成功。

11月12日,总市值仅有113亿元的美联新材(300586.SZ)拟斥百亿巨资加码新能源行业。并且表示,与七彩化学合资建设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是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种材料将首先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

作为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在一场电话会议上透露,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明年会量产钠离子电池。同时披露的数据也十分诱人:15分钟充电80%……

产业资本乐此不疲地进军钠离子电池,源于他们有现成的资源和设备。”某产业集团战略投资总监林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产线上看,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电池内部电荷载体不同,所以能生产锂电池的产线,也能生产钠离子电池。对于VC机构而言,如果投了一家创业公司,那么在整体实力上与产业资本相比,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更重要的是,林玮认为,钠离子电池不是VC的投资逻辑。

“今年新能源风起,除了政策支持,最大的原因是技术在不断革新,里面有一代又一代的技术迭代。通过‘降本增效’促进新能源平价上网,成为电力行业主力军,但钠离子电池却不是。”

通过调研以及参加专家座谈会,林玮发现,钠离子电池不是科学技术突破的问题,而是生产工艺的比拼。简单来说,就是工艺调教。“这需要在产线上不断调试,是一个工艺试验的过程,就看谁能最快找到适合的参数,实现量产。当然,量产中工艺是不断改进的。所以,有现成产线的产业资本们,工艺调试成了他们的拿手好菜。”

“与此同时,设备与资本开支也是很大一块。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这些都是重投入,一般VC是承受不起的。总之,这是制造业的投资逻辑,而非VC眼中技术突破的逻辑。“林玮表示到。

奥飞数据来说,这家公司日前公告,与信达资管共同对外投资合伙有限企业,后者投资了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领域的中科海钠。这是一家一级市场中钠离子电池的重点公司,今年迎来估值跳涨。

昔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公司依靠着下游崛起,市值不断起飞。在“千亿市值不是梦”的追求下,现在钠离子电池公司也在努力复刻。

一级市场中,多个企业迎来估值跳涨

任何一个行业风起,绝不只有一端。在产业资本纷纷下注之时,一级市场也有开始热闹。

近日,深圳某头部VC宣布投资了国内首家量产的钠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公司,这家公司的客户已有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等。

在这家头部VC看来,受益于钠离子电池快速放量,钠电各原材料需求旺盛。关键构成材料之一的负极材料,占总体成本比例约为16%。“在目前的多种负极技术路线之中,碳基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包括改良后的石墨负极材料、软碳材料和硬碳材料。”

“这其中,传统的、由‘石墨’制造的负极已达到瓶颈,寻找更好的负极成为下一步行业趋势。硬碳材料以其结构多样、价格低廉、导电性良好、储钠容量高、嵌钠后体积形变小、环境友好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点,成为目前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钠电负极材料。”

对于这一点,林玮坦言:硬碳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目前少有公司在做。这家机构投的企业,相比日本进口价格便宜,可以实现国产化。但对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林玮也有一个顾虑:“如果下游起量,本来就身处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大佬们,为何不延伸产业链,自己做电池材料,横跨锂、钠离子电池两个材料?”

正如林玮所言,《科创板日报》记者发现,在产业资本中,已有贝特瑞、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翔丰华等规模化生产经验的锂电正极材料公司;也有钠电负极企业华阳股份。

但风口之下,总有人愿意挤进赛道。

今年以来,有两家钠离子电池企业估值跳涨。一家是上述提到的中科海钠,这家公司于4月1日发生工商变更,哈勃投资、海松资本、深圳聚合资本现身A+轮融资。由于哈勃的出手,让中科海钠估值涨了800%,直接干到50亿元。

这对于这笔融资,一位了解该项目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这是一家中科院团队组成的企业,融资过程中都抢着投,以至于最后企业还要反向甄别机构,稍微弱势一点的小机构,还投不进去,份额争抢严重。”

另一家公司则是卫蓝新能源

这家公司从成立至今,经历了8轮融资,2021年11月完成5亿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50亿元。今年以来又完成两轮融资,除小米、哈勃、吉利、国汽等产业资本,还有招商、中金等PE资本。这两轮融资下来,估值想不高都难。

一位VC机构投资人对于这两个高估值项目认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不是技术路线的问题,而是量产的问题。“跟大学实验室里的人聊,再加上产业上去看,发现钠离子电池不是原理上的创新,而是工艺上的创新。所以量产特别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产业资本特别务实,个个在争取量产,而创业公司还在攻坚技术方向。”

截至目前,有几个数据已在支持这位VC机构投资人的观点: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160Wh/kg,而磷酸铁锂电池在150-210Wh/kg之间。在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安全又便宜成了钠离子电池最大的牌,一旦量产那就很香了。

然而,人与人的之间认知本来就不同。“我不认可的事,并不意味着别人就不认可。风口之下,被挤满的新能源赛道,最后就看谁更有运气。”这位VC机构投资人最后说道。

收藏
89.07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44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