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首席推荐官”陆春:厚植产业与科技,让临港有培育世界级企业的土壤
原创
2023-01-18 14:59 星期三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企业家的努力、投资人的认可以及临港这片肥沃的土地,已成为临港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科创板日报》1月18日讯(记者 陈美)随着临港新片区企业融资榜单的出炉,这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造最高水平营商环境的产业集群地,也以亮眼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面对融资数量上同比15%的增长,融资金额上9%的增幅,临港何以取得如此好的数据?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又做对了什么?未来,临港将如何做大做强?

近日,临港集团产业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陆春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就上述问题给出了“临港模式”。

临港正在厚植产业与科技

陆春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三年发展,让临港有了厚实的产业基础。2022年,特斯拉临港项目产量71万辆,中国商飞C919实现了交付,中芯国际也顺利封顶……这种大生态的建设,让高端装备、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做厚了土壤。“2022年虽然遇到各种情况,但临港也成长了众多优秀的科创企业,这些企业也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所以各大机构纷纷在临港下注。”

陆春认为,企业家的努力和投资人的认可,以及临港这片肥沃的土地,已成为临港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临港发展以硬科技为主,重点聚焦上海市“3+6”新型产业体系和临港新片区“4+2+2”前沿产业,除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四大核心产业,还有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而这些都与临港深厚的制造业基础相关,跟未来产业创新高地相关。”

就先进材料而言,陆春特别提到,临港将聚焦高端材料国产化,如江丰电子、同创普润已在半导体材料和高纯金属领域方面实现了突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材料也将快速更新。”

除了新材料的替代,临港也将关注材料数字化。AI是一大方向,在2022年生成式AI已取得巨大突破,未来AI将全面进入材料、科学领域,形成AI for science,AI for materials等大有前景的赛道。”

临港的特点在于深耕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聚焦前沿科技。可控核聚变公司——能量奇点,是一家非常前沿的企业,创始人之一的杨钊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博士,董阁博士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回国后,能量奇点很快在种子轮实现4亿人民币融资。临港代表着前沿科技,并结合上海发展核电产业的基础,使得能量奇点选择将国内第一个可控核聚变项目落地临港,这不仅与临港有厚实的产业土壤有关,也与临港前沿的科技之心有关。”

搭建生态平台,培育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临港对此深有认知。

陆春表示,在生态建设上,首先临港建设了上海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和临港实验室,包括各大功能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其次,夯实产业基础。临港不仅有制造业,还有科技和人才。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背景下,临港能真正汇聚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完成创新生态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创新。

在差异化打法上,陆春也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站在企业端和创新者角度,临港的第一考量是人才吸引。“临港的人才配套环境和政策非常利好,房价只有3万出头,落户比较便利。有教授曾表示,当房价超过5万元时,将对创新造成阻碍和伤害。而临港通过20年的开发,对区域成本、要素成本的控制,使得这里非常适合创新。”

第二,在市场知道了临港有好项目之后,这里也不缺土地。对于企业端而言,要素成本也有优势。

第三,市场开拓方面,临港既有特斯拉、大飞机项目,还有东方芯港,打造了一系列产业生态,使得企业在临港容易通过上下游拓展市场,走向国际。“就招人才、拓市场、降成本三方面而言,临港都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展过程中,临港也会诞生科创板公司。但陆春认为,企业走向科创板不是目标,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临港的真正任务是:能不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创新,培养出世界级的企业。现在,中国已有很多知名公司,比如大疆、华为、米哈游,它们都不是上市公司,但它们能够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这才是临港的真正目标与梦想。

2022年,科创板融资事件120起,融资金额2400亿元;而临港完成178起融资事件,实现230亿元融资金额……这再一次证明临港有着厚实的产业土壤,并在这片土壤上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让企业茁壮成长。

收藏
92.3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