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时评】担忧AI大模型替代人工还为时尚早
原创
2023-03-22 06:59 星期三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笔者认为AI大模型未来在产业端的应用,更多将是对现有已经标准化的“电脑+自动化程序”场景的升级,而非对人工环节的冲击。

随着ChatGPT大热,AI大模型能多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国外有研究甚至表示,“约80%的美国人工作将被AI影响”,称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工作的等受影响程度相对更高。

但笔者认为,这种担忧为时尚早,身边的一则小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日前,微博CEO王高飞与网友讨论瑞信AT1债券先于普通股被减记清零一事时引用了ChatGPT的回答,AI模型表示类似事件在2016年曾经出现过,但这旋即遭到专业人士的反驳。在专业人士就ChatGPT给出的内容和信源逐条检验之后,王高飞不得不感叹,“知道胡扯,没想到连信源也是胡扯的”。

如果熟悉传统搜索引擎,王高飞此番在AI模型上遭遇的尴尬不难理解,这是典型的“信息污染”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质上和搜索引擎一样,都是基于对海量数据库的抓取、整理、归纳和分析,只不过体现为更智能、先进、人性化的AI助手。这也注定,AI大模型在对某些工种进行替代时会遇到传统搜索引擎同样的问题——这更多是一种依托于智能芯片、数据、算法、模型基础之上的增强型技术,但事实上是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的。

ChatGPT的“智能”是基于过往既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演绎。由于其不具备真伪判断能力,无法对所抓取材料的真实度进行鉴别,信息源如传统搜索引擎一样容易被“污染”。这也意味着,尽管持续迭代的AI大模型可以在许多程式化、重复步骤、重复格式的场景下发挥作用,但指望其在开放的应用环境中依靠系统本身净化数据来源不现实。从这一点出发,笔者认为AI大模型未来在产业端的应用,更多将是对现有已经标准化的“电脑+自动化程序”场景的升级,而非对人工环节的冲击。

今年以来,ChatGPT的热度比去年的元宇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笔者认为,眼下的这股热潮仍然是市场在基础创新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对部分应用类创新的无意识夸大。笔者也相信,ChatGPT具备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但“万事皆可ChatGPT”、“ChatGPT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不仅“影响80%的美国人工作”和“彻底取代80%的美国人工作”是两个概念,只要没有电力,ChatGPT将瞬间归零,但人类的智慧却不必受此困扰。

在金融、经济、科技创新等更多专业性更高的领域,ChatGPT目前的准确性、辅助作用还远没大众设想的那样强大。以金融领域为例,虽然在自动化交易中有其应用空间,但人类的经济活动基于利益关系,多数情况下受到非理性、偶发的因素的影响,很难遵循既定模型。至于在更加依赖科学家个人灵感和天才性设想的前沿科技领域,很多创新都是基于对既往理论的颠覆,ChatGPT就更难起到决定性作用了。

收藏
94.7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