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题珠宝:于“万物之美”中现“文明之美”
2023-04-25 07:31 星期二
作者:实习生王瑜 责编:许若瑜
“珠宝不仅是万物之美的变形与提纯,更是一段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历程。“

上月,卡地亚(Catier)推出Beautés du Monde高级珠宝系列全新作品,系列包括“OCELLE高级珠宝项链”“SPLENDENS高级珠宝项链”“CAMAIL高级珠宝项链”以及“OBI高级珠宝项链”。在该系列作品中,卡地亚延续了品牌第三代继承人卡地亚兄弟独特的美学观,从大千物态中汲取灵感,以珠宝演绎自然之美。

长久以来,大自然为卡地亚的珠宝设计铺就了一条生生不息的创意之路。老虎、斑马、长颈鹿和猎豹,早已成为卡地亚动物王国中的经典成员,花卉与植物也以各种姿态与卡地亚在珠宝设计中相遇。面对自然万物与珠宝间的联系,中国知名珠宝收藏家张霏表示,“珠宝以其永恒映照千年岁月,将万物凝练成作品,这不仅是万物之美的变形与提纯,更是一段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历程”。

以诗心匠艺凝练永恒之美

在卡地亚中国官方网站上,“高级珠宝”的“风格印记”一栏专门划分了“动物与植物”系列。正如板块简介所言,卡地亚通过“超写实主义到非写实手法,乃至抽象设计”,赋予了动植物以情感张力,成功实现了对大自然“不带有任何浪漫矫饰”的诠释。

在Beautés du Monde高级珠宝系列全新作品中,卡地亚同样延续了这一理念。谈及不同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时,卡地亚表示,“OCELLE高级珠宝项链”的色彩设计采用了“孔雀图案”蓝绿色的色彩组合,形状设计则采用了孔雀羽毛所特有的“眼状斑”图案;同系列的“SPLENDENS高级珠宝项链”选取了“大量色调和谐、尺寸从小到大渐变的尖晶石圆珠”,以抽象手法重现了“斗鱼波浪般的鱼鳍”。

image

“OCELLE高级珠宝项链” (左)和 “SPLENDENS高级珠宝项链”(右)
图片来源: 卡地亚

张霏表示,整个系列给她留下了“于平凡处见不凡”的深刻印象,其中的“APATURA项链”尤其令她感受到卡地亚对“自然之美”的极度珍视和细腻表达。在她看来,不同于该系列其他的灵感来源,如孔雀、斗鱼等,“APATURA项链”所聚焦的“蛱蝶”常常因其“含蓄之美”而为人忽视,棕褐色的翅膀仅仅在扇动的瞬间才泛起一层鲜艳的紫色。为了再现这一自然之美,卡地亚选择了色彩多变的欧泊作为项链的主石。在张霏看来,卡地亚“以诗人的眼光和匠人的妙手,将瞬间之美凝练为永恒,在文明的痂皮下重新发现了自然的美感”。

image

卡地亚“APATURA项链”
图片来源:卡地亚

四件Beautés du Monde高级珠宝系列全新作品中,有三件作品均以动物为主题,并选用祖母绿展现动物之美。其实,祖母绿的使用并不仅局限于动物主题的珠宝。在以植物,尤其是以花卉为主题的珠宝中,祖母绿也饱受设计师们的青睐。美国珠宝电商“Jewels for me”在Emerald Meaning, Powers and History(《祖母绿的含义、力量和历史》)一文中谈到,“根据印度神话,祖母绿由梵文‘marakata’翻译而来,意思为生长的绿色,是新生命的象征和春天的希望。”张霏更表示,“很少有宝石像祖母绿一样展示出从初春到盛夏的所有色彩。”祖母绿不止可以呈现色彩,也能怡情养性。宝石学家George Kunz在著作Shakespeare and Precious Stones(《莎士比亚与宝石》)中记载,古典时代学者认为凝望祖母绿和凝望自然都能使人类的心灵和眼睛得到放松。

在色彩与传说的双重加持之下,珠宝设计师们常常将祖母绿运用于花卉主题的珠宝设计中。例如,在2019年苏富比In Bloom(百花齐放)展览上,孟买珠宝艺术家Bina Goenka(比娜·戈恩卡)设计的“Hibiscus”花卉项链的尖刺部分就由祖母绿切割而成;而卡地亚2021年推出的“CACTUS DE CARTIER”红宝石花卉戒指也采用了祖母绿尖刺作为点缀。

image

左:“Hibiscus”花卉项链
图片来源:苏富比
右:CACTUS DE CARTIER戒指
图片来源:卡地亚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复杂,设计风格如何变化,材料和工艺如何改进”,花卉是珠宝设计中永恒的主题,但正如北京服装学院首饰设计系副教授胡俊在《西方时尚首饰之旅:永恒的花卉主题》一文中所言,“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花卉题材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也随之变化”。

张霏将花卉元素在珠宝设计历史中的演变划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花卉在珠宝中的作用主要为装饰,具体品种难以辨别,呈现平面和风格化特征;其次到19世纪,在“强调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运动影响下,花卉逐渐成为情感传递的载体和女性文化的代表,加之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影响,使得珠宝设计师们开始追求花卉珠宝对花卉本身的写实程度。北京服装学院首饰设计系副教授胡俊表示,“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由于对花卉植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采用宝石或仿真宝石的镶嵌来实现,花卉的造型越发显得繁复与夸张。”

第三阶段开始于19世纪末,张霏认为,部分艺术家在这一阶段开始发现过分追求逼真的弊端,即对创作者主观感受表达上的限制,从而开启了新艺术运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艺术史、现代和当代艺术硕士Anastasiia S.Kirpalov表示,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珠宝作品“不仅要模仿自然,还要超越自然之美。而新艺术运动大师们设计了高度精细、华丽的珠宝,作为对正在进行的工业化的回应,以展示工艺的真正美感和独一无二的创作”。

面对花卉元素在珠宝历史中的风格转变,张霏评价道,“那种统一的信仰,即对逼真样式的追求,最终被依靠个人力量的美所取代,我们完成了从追求视觉真实到追求心灵真实的过程。这是一种必然,就像绘画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的转变”。

收藏世界里的宠儿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创始人、著名日本珠宝收藏家有川一三曾说过:“宝石是大自然给人类最伟大的馈赠之一。”而自然主题珠宝,因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也在拍卖市场上备受藏家认可。

首先,“从材质角度,珠宝是人类对自然之美最直观朴素的崇拜”,张霏谈到,“珠宝的材质绝大部分取自自然”。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发布的“A History of Jewellery”(《珠宝的历史》)一文中写道,“由贝壳、石头和骨头制成的珠宝从史前时代就存在了。”无论是史前时代珠宝设计中所采用的贝壳,还是现代珠宝设计中所采用的水晶钻石等,无一不源于大自然的馈赠。

当然,大自然与珠宝设计的联系并不仅局限于原材料的提供,聚焦艺术设计和时尚的DSCENE杂志社在The Influence of Nature on Modern Jewelry Design(《自然对现代珠宝设计的影响》)一文中谈到,“大自然让我们的感官沐浴在美中——首先是我们的视觉,因为我们看到美丽的动物、植物和花朵,它们自古以来就为世界顶级珠宝设计师提供灵感”。自然主题珠宝将自然元素作为设计母题,这在张霏看来,表达了人类面对大自然时喜爱、恐惧、敬畏等多种情绪互相交织的复杂情感。她以“人类对狗的爱”和“对蛇的恐惧”作为例子评价道,“自然以其神秘莫测,以其温柔博爱,以其严酷无情,激发出迥然不同的艺术感受,成就了波谲云诡又美丽可爱的珠宝世界。”

“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珠宝设计的灵感来源,很少有图案能像花卉一样变化多端却又经久不衰。”纽约市苏富比高级珠宝副总裁弗兰克·埃弗雷特(Frank Everett)在2019年苏富比In Bloom(百花齐放)展览上如是说道。其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也使得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珠宝成为拍卖市场上的“热门选手”。

image

卡地亚”水果锦囊”宝石配钻石戒指
图片来源:苏富比

image

左:卡地亚宝石配钻石及缟玛瑙胸针
右:Bird on a Rock紫水晶配钻石及粉红色刚玉胸针
图片来源:苏富比

在苏富比2021年春季拍卖会上,卡地亚以“鸟”为灵感来源的“宝石配钻石及缟玛瑙胸针”作品以1,008,000港币的高价成功拍出,“水果锦囊钻石戒指”也以1,764,000港币成交。同年的佳士得秋拍中,作为“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最高成交价拍品,“梨形艳彩蓝色VS2钻石耳环”以花瓣图案为饰,最终以57,850,000港元成功拍出。而在今年3月份刚刚落幕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内地巡展上,蒂芙尼设计的“Bird on a Rock”胸针的估价已经达到120,000–200,000港元区间,最后以远超估价的355,600港元拍出。

对自然珠宝在拍卖市场上备受青睐这一现状,张霏解释称,“以自然元素为主题的珠宝往往更通俗,能唤起绝大多数人对美的共鸣,所以精品常竞争非常激烈”。

从情感表达到文化传递

除了强调装饰作用外,珠宝更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情感表达和交流方式而存在。DSCENE杂志社在The Influence of Nature on Modern Jewelry Design(《大自然对现代珠宝设计的影响》)一文中提到,蝴蝶之所以能经常出现在世界顶级品牌的高端系列中,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蝴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包括转变、生育和自由”。卡地亚也认为围绕动植物展开创作的珠宝具有特别的情感张力,并将其描绘为充满“崇尚自由坚定、充满女性魅力的天性”。

在张霏看来,这种做法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移情”一词极为贴合,珠宝设计师将对自然的情感融于珠宝创作中,并通过作品向大众表情达意。PHOESER霏色馆藏的 “新珠宝艺术大师”René Lalique(勒内·拉里克)的两件珠宝作品就是典型例证。

image

左:橄榄石凹雕黄金珐琅白鹳造型戒指,René Lalique,约1900年
右:黄金珐琅曼陀罗花宝石胸针,René Lalique,约1900年
图片来源:PHOESER霏色艺术空间

张霏介绍到,“橄榄石凹雕黄金珐琅白鹳造型戒指”的中央是一块橄榄石,宝石上刻有荷包牡丹状凹雕,形似滴血的心脏,象征母爱,而环绕在牡丹的两只白鹤以尽心照顾幼鸟闻名。通过这枚戒指,René Lalique表达了自己对“无私而永恒的母爱”的敬仰和赞美。René Lalique的另一件珠宝作品“黄金珐琅曼陀罗花宝石胸针”以三朵代表“致命女郎”的曼陀罗花为主体,绿色、白色和紫色的色彩搭配象征女性争取参政的努力,设计师在作品中表达出对女性勇气和力量的欣赏,并鼓励女性群体互相团结。

在René Lalique所处的新艺术时期,“异国情调的植物、动物和手工艺品的展览占据了西方公众的注意力”,而新艺术大师们对这种异国情调的关注,则展现在其珠宝设计作品中对埃及图案的使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艺术史、现代和当代艺术硕士Anastasiia S.Kirpalov在对新艺术时期珠宝设计的分析中如是谈到。正如René Lalique的“移情”手法,不仅动植物等是珠宝艺术家移情的对象,珠宝设计师也往往会将对异国情调的关注与态度通过特别的图案、纹饰表达。

今年3月,卡地亚专门策划了《卡地亚风格史诗:中国情缘》系列影片,展现了卡地亚与中国文化交融的风格历程,如中国传统纹式、灵兽图案在卡地亚珠宝中的运用等。结合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初中国处于国际弱势地位,西方难以客观描绘中国的历史,张霏评价道,“卡地亚的中国风情作品难能可贵,让这个时代的侧影带上了一丝宽厚和温情”。

image

image

《卡地亚风格史诗:中国情缘》系列影片截图
图片来源:卡地亚

PHOESER霏色收藏的两件藏品——由意大利珠宝商Castellani(卡斯特拉尼)制作于19世纪中期的“美杜莎胸针”和由珠宝品牌Fabergé(法贝热)制作于上世纪初的“橡树胸针”,均以碧玉为主要材质,展现了东方的独特美学。张霏认为,不同品牌“不约而同”采用碧玉为材质,一方面确实源于西方对东方的浪漫想象,但另一方面,也源于西方艺术家放下傲慢后对东方传统美学的尊重和致敬。“好奇可以促成文化交流的发端,但只有对美的共通的感知,才是中西方珠宝长期相互吸纳与交流的基础”,张霏如是总结道。

image

左:黄金碧玉美杜莎胸针,Castellani,19世纪中期
右:碧玉虎睛石橡树胸针,Fabergé,20世纪初
图片来源:PHOESER霏色艺术空间

这种对美的感知同时也包括对珠宝制造技法上美的感知,被称为meenakari的印度传统珐琅工艺正在逐渐失传,但英国珠宝设计师爱丽丝·西科里尼(Alice Cicolini)仍然选择在自己的珠宝作品中融入了这一工艺。法国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在The Philosophy of Art”(《艺术哲学》)一书中谈到,“没有艺术家可以脱离传统而存在”,他们不是在本国传统的基础上,就是在异国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面对不同时代作品之间的“相似”,张霏肯定了其中的创新本质,她表示,“一次次的复兴与反思,并不代表人类满足于遁隐在过去的事物中。人类在这个过程里日渐深刻地理解了驱动自己生命的各种力量,以复古姿态来表达自身”。PHOESER霏色收藏的卡地亚Poniatowski紫水晶凹雕戒指中,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与冥王的身体交错,共同构成了争斗的场面。在这枚戒指中,“可以看到古希腊神话里的生死爱欲,看到‘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古典美学原则的体现”,张霏谈到。基督教兴起后,古希腊神话中的冥府等同于地狱,而冥王就等同于魔鬼。在戒指中,卡地亚创新性地将这一时代理念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古典美学相结合,表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乐观信念。

image

卡地亚Poniatowski紫水晶凹雕戒指,紫水晶凹雕制作于18世纪;戒托制作于1960年
图片来源:PHOESER霏色艺术空间

美国摩海德州立大学Chinmayee Satpathy博士在其文章《珠宝:象征性交流的媒介》中将珠宝称为“人类活的文化遗产”,因为珠宝中蕴含着“审美和内在的价值”,推动人类理解珠宝背后的文化话语,并鼓励不同文化相互尊重。而正如钻石珠宝制造商ASHI所言,“珠宝的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题图说明:卡地亚Beautés du Monde高级珠宝系列“OCELLE高级珠宝项链”
题图来源:卡地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78.81W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7260 人关注
8873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