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呼和浩特10万吨颗粒硅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正规划布局海外项目| 直击业绩会
原创
2023-08-30 19:22 星期三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①今年上半年,协鑫科技共生产多晶硅约111054吨、硅片约25376MW,分别同比增长177.1%、5.0%。其中,上半年颗粒硅产量约82359吨,同比增长634.3%;
②协鑫科技颗粒硅已运营及在建项目总产能达40万吨,徐州、乐山、包头三大基地实现颗粒硅有效产能28万吨。

《科创板日报》8月30日讯(记者 曾乐)在今日(8月30日)举行的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协鑫科技(03800.HK)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该公司颗粒硅目前已通过规模化、低成本实现有效产能28万吨,覆盖市场90%以上的单晶客户。“头部企业更是全覆盖。根据在手的百万吨级颗粒硅长单需求,协鑫科技将配以一系列海内外布局计划。”

8月29日,协鑫科技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为209.46亿元,同比增长41.8%;毛利为87.7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为55.18亿元。

根据公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协鑫科技共生产多晶硅约111054吨、硅片约25376MW,分别同比增长177.1%、5.0%。其中,上半年颗粒硅产量约82359吨,同比增长634.3%。

当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颗粒硅、大尺寸、异质结三者在硅料、硅片、组件方面,或有望引领新一代光伏技术的变革。

硅料方面,目前主流多晶硅制备技术路线为采用GCL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制备棒状硅,协鑫科技则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产FBR颗粒硅。据介绍,FBR颗粒硅产品建设具有低投入、生产低成本、低碳排、低能耗等属性。

此次业绩会上,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表示,除产量快速提升外,该公司目前在连续拉制N型硅棒的过程中,伴随着多次投料,晶硅头部少子寿命的跌幅明显优于同期棒状硅致密料的表现。

出货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协鑫科技颗粒硅向前三大客户出货量分别为2.30万吨、1.45万吨和0.79万吨,约占上半年总颗粒硅出货量的63.1%。

根据半年报披露,目前,协鑫科技颗粒硅的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0.5ppbw的产品比重达70%,已批量用于N型产品生产,占国内供货商N型供应份额超20%。

产能方面,截至目前,协鑫科技颗粒硅已运营及在建项目总产能达40万吨,徐州、乐山、包头三大基地实现颗粒硅有效产能28万吨。

今年8月22日,协鑫科技港交所公告,为更好聚焦颗粒硅主业,徐州基地已于6月份停止生产棒状硅。除限电等不可抗力影响外,该公司徐州、乐山和包头三大基地均实现满产满销。

《科创板日报》记者最新获悉,协鑫科技于去年开工的呼和浩特10万吨颗粒硅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去年8月25日,协鑫科技与TCL科技合作的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暨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彼时,《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现场获悉,该项目是协鑫与TCL合作的首个颗粒硅项目,这也是协鑫科技在内蒙古落地的第二个颗粒硅基地。

此次业绩会上,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呼和浩特项目实际开工时间为2022年11月;今年8月,其已完成罐区正式进料以及公辅单元调试。

从生产成本来看,根据半年报披露,得益于颗粒硅产能的爬坡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完善,今年7月,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生产成本约35.68元/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协鑫科技公告披露,该公司单模块产能由2万吨级将提升至6万吨级,可使单位颗粒硅项目投资额在既有基础上下降30%。

“模块产能的迭代升级,意味着将实现更快的建设速度、更低的投资成本,这将有效助力公司海外项目建设。”兰天石称。据悉,协鑫科技正规划布局海外项目。

今年上半年,协鑫科技研发投入为9.02亿元,占营收约4.3%,同比增加30.9%。报告期内,该公司新增申请专利88件,新增专利授权54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牵头国家标准2项,其中颗粒硅新国标已于2023年8月6日正式发布,预计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收藏
70.35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7781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