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讯 | 苏富比于新加坡举办艺术与烈酒展览,朱丽晴呈现绘画展览“刹那之间Instant”,卓纳画廊举办尼奥·劳赫作品展“地标”
2023-12-04 07:09 星期一
责编:若瑜
苏富比拍卖的一系列日本威士忌和珍稀苏格兰威士忌与艺术展览平分秋色。

01

苏富比于新加坡举办艺术与烈酒展览

继今夏于新加坡地标滨海湾金沙中心举办的跨门类展览及现当代艺术拍卖后,苏富比重返新加坡,带来艺术与烈酒展览,由11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中,拍卖的一系列日本威士忌和珍稀苏格兰威士忌与精心策划的“PAST PRESENT FUTURE”艺术展览平分秋色。展览集结逾40件跨多种媒材的杰作,包括绘画、雕塑及NFT作品,探索艺术如何打破时间、地理及文化边界。来自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草间弥生和安东尼·格姆雷(Antony Gromley)的作品与新加坡南洋画派先锋费南度·索培尔(Fernando Zobel)、阿凡迪(Affandi)、亨德拉·古拿温(Hendra Gunawan)、克里丝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及其他先锋作品同场展出。艺术展览中的一部分借展自当地私人收藏。

image

本场网上拍卖带来逾200瓶珍稀烈酒,估价为240-340万新加坡元。拍卖聚焦于上世纪70-90年代,来自顶级酒厂及传奇独立装瓶商的苏格兰威士忌陈酿,和著名日本威士忌,包括轻井泽Karuizawa Geisha系列。

image

“PAST PRESENT FUTURE”将来自不同时代及背景而展现相似视觉语言和作品基调的艺术家并列展出,产生富于张力的相互对话。顶尖东南亚抽象艺术家之一克里丝汀·艾珠于精巧而富有层次的画布上,以强有力的笔触探索想象和内在感受。这件意义重大的作品来自艺术家的重要系列。本作与阿凡迪的罕见早期自画像共同展出,强调“自我”的观念,以及对普罗大众而言艺术家所处的境地。

image

“PAST PRESENT FUTURE”更呈献多种媒介艺术作品,拓宽观众的视觉体验,包括著名英国艺术家安东尼·格姆雷的雕塑,探索人体与空间的关系。他的标志性网格状雕塑与其他先锋艺术家同场亮相,包括阿迪亚·诺瓦立(Aditya Novali)、费南度·索培尔、李禹焕、谷口玛丽亚(Maria Taniguchi)、索皮·比(Sopheap Pich)和Udomsak Krisanamis ,及泰勒·霍布斯(Tyler Hobbs)的NFT作品“Fidenza #2”。

02

朱丽晴呈现绘画展览“刹那之间Instant”

11月25日至12月20日,青年新晋艺术家朱丽晴Liane Chu联手策展人曹峪、学术支持张嘉荣,于震旦博物馆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绘画展览“刹那之间 Instant”。展览呈现艺术家朱丽晴最新绘画作品《正常与不正常》系列。这次展览艺术家捕捉大自然在动的瞬间,通过表现主义的手法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物的场景体验进行重新解读,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与社会环境下的反思。艺术家在想象的风景中,探寻心灵的界限,作品中展现出的迷幻的风景、奇异的色彩、抽象的绘画形式,为观者呈现出一场迷失在正常与不正常之中的奇妙之旅。

image

《妳看,她在大舞台上发光发亮》,油画,150*300cm,2023

往往被区分为“正常”都是因为一个规范、认知、习惯,而一旦超出理解以外的范畴,就会被划分到“不正常”的领域。然而,不管是法国哲学家福科以及其老师康吉朗姆(George Canguilhem)都非常精确地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出现之前,根本并没有所谓的正常与不正常之分,而只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别。

image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油画,190*190cm,2023

通俗来讲,正常与不正常理应是个共同体,而不是因为狭隘的认知,而生硬地划分为“正常”与“不正常”的两个世界。艺术家运用漫画的形式,模拟大自然的漫画世界,沉迷在网络世界,吸引观众眼球。电子屏幕里的网络世界也存在着“正常”与“不正常”之分,人们在观看电子屏幕的过程中,看似占据主导权,有主动观看的能力,实则屏幕与人之间存在看不见的框架与壁垒,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在被动接受着媒体的信息洗礼,如果不加分辨,则容易落入“不正常”的陷阱。

image

《如果可以我很愿意与暴风雨共舞》,243*90cm,油画,2023

现实生活中,人们沉迷于网络媒体,习惯于观看那些被框在电子产品里的内容,而日益忽视自然,画面中艺术家对树木和自然景色的机械故障般的描绘和卡通般丰富的色彩则强化了观众对自然的关注。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画面中树木奇怪的色彩和外观反映了“不正常”的土壤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当下,媒体和人们的关系就如同作品中的土壤和树,不恰当的媒体内容会对观者带来不好的影响,长期受其熏陶,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会退化。

image

《灰姑娘那梦里的阶梯》,油画,129*160cm,2023(左)

《那里有光,有水,是不是也有幸福啊?》,150cm*200cm,油画,2023(右)

作品的名称和标题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在互联网、电视中看到的节目、新闻和电影。艺术家将媒体和自然联结起来,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媒体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03

卓纳画廊举办尼奥·劳赫作品展“地标”

11月16日至2024年2月24日,卓纳画廊于香港空间呈现德国艺术家尼奥·劳赫的全新绘画作品展“地标”。不久前的2021年,劳赫在位于纽约的卓纳画廊呈现了个展“路标”,而此次是他2019年的展览“宣传”之后第二次举办于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此外,2023年,劳赫在法国MoCo蒙佩利耶当代艺术馆举行了个展“理性之梦”,2022年,在荷兰兹沃勒(Zwolle)的视觉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个展“尼奥·劳赫:中间”。

image

尼奥·劳赫,《地标》,2023 年。© 尼奥·劳赫/ VG Bild-Kunst 版权协会,波恩

劳赫被认为是今天最具影响力的具象画家之一,以其色彩丰富、精巧细腻的绘画在国际上广获赞誉,他的作品里包含了一系列奇思妙想的角色、场景、物件与主题。他的绘画既写实而似曾相识,又是神秘且高深莫测的,它们常常暗示着更开阔的叙述及历史,似乎与现实主义相关的艺术史传统重新建立起联结——然而,它们又如梦如幻,并且常常饱含着各不相同但又相互交叠的空间与形式。尽管他的艺术有着精湛和深思熟虑的创作技法,但劳赫本人更强调作品中直观且极度个人化的特质。如艺术家所说:“我的创作过程并不全然是反观,更多的是对自己过往沉积事物进行的汲取,它以一种近乎恍惚出神的状态发生着。”

image

与展览同名的作品《地标》(Feldzeichen,2023)是一幅描绘了标题所示的各种地标的大尺幅绘画,更确切地说,有不少出自古罗马的地标示例——传统上,它们是农民或战士用于组织军事单位、划分地块和领地的标志。不过,在劳赫的构图里,叙事更为模棱两可:在一幕室内的场景中,各种比例不同、着装各异的人物产生了令人费解的组合。作品《太阳》(Sonne,2023)也出现了相同的铁质标牌,而在《漂流》(Trift,2023)中,同样地,数块标牌被用作各种不同的工具。这些“复古未来主义”的物件成为了艺术家这一系列绘画中的母题,也是一个绝佳的示例,体现了形态、人物、甚至某些风格性的装饰是如何作为个人的图像学而存在的,而劳赫经常汲取这一图像学并重新融入自己的作品。

image

在作品《悔过》(Reue,2023)中,前景中的一男一女身着德国传统服装,他们在橘红色火光的映照下,目睹森林空地上的一座纸牌屋正在被烧毁。劳赫在《串刺者》(2023)和《夜行雌蛾》(2023))中都秒回了蝴蝶与蛾,这是他自2010年以来反复回归的重要意象。和展览《地标》中的其他画作一样,这些极具个人风格的构图体现了介于过去以及艺术家对当下的经历之间的紧张关系与模棱两可之处,同时也更广泛地综合了艺术史及表征形式。

收藏
108.73W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6949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