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的以股代息(实操篇)
正确理解“选择”这件事
在 #东证港堂 第14集《港股公司行为初谈》中,我们曾将讲过,当存在不止一种操作选择时,投资者就需要根据自身需要与市场行情,综合考虑选择一种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参与公司行为。以股代息,就是这样一种需要投资作出选择的业务。
对于“选择”这件事,港股通投资者应该具备这些意识:
(1)选择是投资者自主作出的,由此产生的收益由投资者自由享受,同时由此产生的风险也应该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2)不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个人偏好、风险容忍度、对未来的预期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投资者的“最优选择”也会因人而异,这种个性化的讨论不是本集内容。
(3)尽管每位投资者的个性化考虑因素不同,但在以股代息选择中也有一些适用于每个人的共性考虑因素。我们这一集讨论的就是这些共性因素内容。
选择以股代息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价格因素
价格是决定以股代息“是否有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具体来说,是指以股代息价格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关系。理论上说,如果以股代息价格小于股票市价,那么以股代息就是有利的,反过来如果以股代息价格大于股票市价,那么以股代息就是没有优势的。这里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股票市价”是个动态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概念,投资者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是用“最新股价”、“上一日收盘价”、“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盘价”、“预计未来某个时刻的潜在价格”或者其他任何价格,就取决于投资者的个人习惯了。
举例说明:假设投资者用来比较的“股票价格”为21港币,那么沿用我们上一集用过的例子,20港币以股代息价格对比21港币股票价格“更便宜”,此时以股代息在价格上就是有优势(注:为简化讲述,本集所有讨论内容均暂不考虑税费因素)。但如果“股票价格”是19港币,那么20港币的以股代息价格就没有优势了。
(二)时间因素
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必须将时间因素也一并考虑,这是因为,如我们上一集所介绍的,以股代息截止日是早于股票寄发日期的,客观上这种时间安排给投资者的选择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做决定的时候需要有一定前瞻性。
举例说明:假设分红股票的实际到账日期在以股代息截止日的一个月后,一个月前的截止日最新股票市价是21港币,用当时的眼光看以股代息价格20港币是有利的。如果一个月后等到股票到账可交易时,最新股价变成了19港币,再用这个时候的眼光看以股代息可能就显得无利可图了。
(三)“变现”因素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由于实际案例中的每股分红金额、以股代息价格大多不是“整数”,很容易导致出现以股代息实际到账的股票数量不是“整手数”。在港股通业务中,非整手股(“碎股”)的变现便利程度相对不如整手股,这就又会反过来对价格因素、时间因素带来额外影响(比如,为了卖出碎股,投资者可能需要接受更低的卖出价格或更长的等待时间)。
举例说明:沿用上一集的案例,假设投资者将全部1000股对应的现金分红都按20港币/股的以股代息价格转换为股票分红,不考虑税费因素,实际到账50股。如果这只股票的每手股数是100股的话,则这位投资者到账的股票分红是“碎股”。
操作方法
如果综合考虑了自身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本集内容讲到的共性考虑因素之后,投资者自主选择要进行以股代息的话,可以通过常用交易软件提交申请。下面,以东莞证券掌证宝APP为例说明具体操作步骤:进入掌证宝首页——点击“交易”——点击“港股通”——点击“公司行为”,可以看到以下页面:
(掌证宝APP港股通公司行为申报页面)
这里,证券代码输入以股代息的股票代码,业务类型选择“红利现金选择权申报”,行为代码输入交易所发布的代码(注:在港股公司行为中,行为代码不同于股票代码),申报数量输入希望参与以股代息的股份数量。
下集预告
我们用了两集的篇幅,介绍了港股公司分红行为中的现金分红以及以股代息。下一集,我们将介绍分红行为的另一种形式——股票分红。
See you next time and every time(下集再见,每集都见)。
(本期撰稿人:陈英杰,执业编号:S0340120090009)
关注“东证港堂”,分享“港港的”投资知识。
免责声明:“东证港堂”栏目为东莞证券关于港股通业务知识科普的投资者教育类栏目。本文任何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业务推介,投资者不应以本文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文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供稿人力求本文所涉及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