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临近开幕:机构十大前瞻出炉
原创
2021-02-24 14:44 星期三
财联社
由“十三五”开局之年人民代表大会和2020年四季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机构对两会后经济政策提出十大前瞻。

财联社2月23日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21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信建投宏观团队对两会内容作出十大前瞻。

前瞻一:十四五规划落地

中信建投宏观预计,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参照“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2020年工作回顾,二是“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三是2021年重点工作。

就“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而言,预计将涵盖“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大部分突出内容。《纲要》的内容一般是对此前发布的《建议》的具体展开,可从三方面来关注,一是会提出更为具体、量化的目标,二是会提出更为具体的举措,三是可能会对《建议》进行微调(参考“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预计仍为六大方面,包括(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曾到的12个领域的重点任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进行细化。

前瞻二:经济增速仍淡化

受突发疫情影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没有提出增长目标。预计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仍将淡化经济增速。低基数扰动,高质量取向,从近期刚结束的地方两会来看,31个省市均确立的经济增长目标,从6%左右、6%以上直至10%以上的目标均有。

image

前瞻三:就业增收是重点

中信建投预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政策基调下,就业和增收问题将是硬性目标中的重中之重。

image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主要对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冲击,对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负面影响明显。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年重点任务之一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因此,就业、增收也是扩大内需、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

前瞻四:科技创新是核心

科技创新战略居“五年规划”战略首位。“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提升到了五年规划战略的首位。“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新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内容,全方位加强科技创新,将从七方面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image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从大到强,固定资产投入增速较快,出口份额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增强,科技创新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但尽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速度快,但与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期间,科技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对我国生产力提高、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安全有着深远影响。

前瞻五:国内循环为主体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在供给端优化结构,需求端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业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开拓城乡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促消费政策均有看点。预计投资端政策将鼓励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两新一重”、交通强国、制造业设备投资。

image

前瞻六:政策不宜急转弯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0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预计继续重结构、轻总量和精准直达实体,更加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和保持灵活。

随着疫情时期货币政策的退出,后疫情时期货币政策同时面临宏观形势总体向好的大方向和国内外疫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复苏的复杂性意味着对货币政策的多目标需要和对政策工具的结构性要求,经济复苏的充分确认意味着稳字当头和一段时间内不宜急转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政策随时保持灵活。

前瞻七:财政政策保公平

根据202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要求,财政政策预计在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和“六稳”“六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更可持续。

2020年疫情时期财政政策可简单总结为“一个积极信号,四个政策对冲”。2021年财政政策同样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对冲压力缓解,我们预计财政政策将在继续保持积极的同时,更多注重结构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更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财政赤字规模和赤字率将同步回落。

前瞻八:风险有秩序释放

历史上,两会对防风险的表述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也将成为2021年两会中对风险防控工作的定调。

2020年,主动、被动因素共同推高了我国宏观杠杆率。2021年政策基调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无论社融规模、增速均将较2020年明显回落,信用风险由信用周期主导,信用周期回落背景下,风险暴露程度也将加大。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未转向严格去杠杆。

前瞻九:脱虚向实促升级

产业结构方面,与以往五年规划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不同,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首次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是在我国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之后的一个重要决策。

2008年之后,我国制造业比重开始下降。但目前,我国尚未达到发达经济体上一轮去工业化的要素,过早地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改变了产业政策,“再工业化”成为重要战略。

前瞻十:能源革命碳达峰

气候问题由来已久,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和发展中国家,气候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2020年,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30.60”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image

在能源生产端,我国电力行业不断调整发电结构,但是火力发电仍是主要的发电形势,火力发电量居高不下。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发电行业是重点变革行业,未来光伏、风能、核能在我国能源比重将会有重大提升。

在消费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消费行为都会造成碳排放的增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将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预计两会后,政策上将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

收藏
105.92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