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重营销轻研发 质量“事故”频发 迪阿股份委外加工模式存隐忧
原创
2021-07-15 16:00 星期四
财联社记者 徐学成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同行而言,迪阿股份短板明显:不仅销售费用比例畸高,而且在委外加工模式下,公司屡屡爆出产品质量问题。

财联社(深圳,记者 丁蓉)讯,近年来,中国市场对钻石饰品的需求持续稳步增长。宣称“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DR品牌母公司迪阿股份正发力冲刺资本市场,并于近日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同行而言,迪阿股份短板明显:不仅销售费用比例畸高,而且在委外加工模式下,公司屡屡爆出产品质量问题。而无论事重营销轻研发,还是生产制造环节存在的品控问题,都折射出公司在核心竞争力上存在的短板。

重营销而轻研发

迪阿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珠宝首饰的品牌运营、定制销售和研发设计,为婚恋人群定制高品质的求婚钻戒等钻石镶嵌饰品。2018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亿元、16.65亿元、24.64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73亿元、2.64亿元、5.63亿元。近3年业绩增长并不稳定,其中2019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迪阿股份打出以“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为核心的广告口号,但其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也受到高度关注。

2018年至2020年,同行业公司恒信玺利、周大生和周大福3家企业的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9.59%、20.69%和13.14%,而迪阿股份销售费用率却高达33.32%、40.51%、29.58%,均远超同行。

相较之下,迪阿股份的研发费用则少得可怜。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0.71%、0.78%、0.68%。

人员方面同样显示出迪阿股份重销售而轻研发的情况。近3年,迪阿股份销售人员人数逐年增长,设计及技术人员人数却逐年减少。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迪阿股份销售人员分别为1789人、1968人、2311人,占比83.52%、86.43%、87.90%。而设计及技术人员分别为91人、86人、83人,占比4.25%、3.78%、3.16%。与同行业企业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迪阿股份销售员工人数也远高于同行,如截至2020年末,莱绅通灵为1743人,恒信玺利为1030人,周大生为2016人。

迪阿股份方面表示,公司采用全自营销售模式,开设自营门店产生的薪酬、租金、物业管理及水电费、折旧及摊销等开支均需自行承担。同时,公司持续进行较大力度的推广投入以强化品牌塑造及引流。因此,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销售费用率较高。

质量问题频发

迪阿股份主要采取自营和定制销售的业务模式,并不从事生产加工环节,也就是说,主要根据消费需求而委托外部珠宝首饰生产厂商进行加工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迪阿股份共计8批次产品,累计50件货品,在检测过程中被发现加工商自配的副石不达标,镶嵌物料并非天然钻石而是合成石。此外,有4批次抽检产品出现贵金属含量低于合同约定标准的情况。

在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市级监督抽查情况报告显示,受检单位“迪阿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标识生产单位为“深圳市戴瑞珠宝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白18k金合成立方氧化锆女戒、分色18K金情侣女戒两款产品,因“标识错误”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记者了解到,委外加工生产模式能一定程度减轻公司生产压力,但如果公司在质检、验收环节上把控不好,产品质量便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企业在选取委外加工供应商时,需重点关注该供应商的生产资质、企业规模等。

据媒体公开报道,迪阿股份2020年第三大供应商——深圳市美恒诚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系公司2020年新增合作商。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5200万元,但记者在部分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得发现,该公司参保人数显示为0。

对此,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当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解释:“对此公司进行过数据核实,这家供应商公司人员是正常参保,只是有的平台还没有更新参保人数数据,因此暂时显示为0”。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没有长期的时间沉淀,珠宝品牌难以建立起优势,而委外加工模式下,如果在品控方面把握不好,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隐忧,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将对公司的库存管理、品牌声誉、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于公司而言,无论是品控还是营销都需打磨”。

收藏
88.82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68W 人关注
1.63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