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需要“真创新”!2021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 展示原创医药的力量
资讯
2021-10-16 09:37 星期六
中国的医药工业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医药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致性评价、集采、新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新药研发、创新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打动市场靠的是创新、有效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仿制和营销。

据统计,2020年全球TOP10药企研发总投入达到了960亿美元,TOP10平均研发投入将近10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比平均高达20%。巨额的研发投入,除了企业内部研发、研究院之外,有相当部分支出用于充分调动本土甚至全球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服务。通过兼并资产重组、购买服务、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将各处的研究机构、中小企业等与本公司、企业所需要的各类各种创新资源要素为自己所用,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创造能力,成为创新药物、医疗创新产品源源不断推向市场的不竭动力。

中国的医药工业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医药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致性评价、集采、新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新药研发、创新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打动市场靠的是创新、有效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仿制和营销。

医药行业需要的创新是“真创新”,要能够解释解决临床需求的颠覆式的创新,必须是真实的解决临床需求,同时是颠覆式的创新。同时不能仅仅在国内领先,而必须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创新。

10月12日,作为“2021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为指导单位,由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基金、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筹)主办,E药经理人杂志承办的“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

峰会以“原创生态·中国机遇”为主题,旨在通过打造医药创新的全球赛道,发现更多在科研机构或企业的早期、优秀研发项目,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展示中国医药的原创力量,成为中国原创力量向国际发声的重要舞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儿童罕见病临床诊治中心主任蔡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华源,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以及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科创办、团市委等单位和部门的分管领导等出席了会议。而在“罕见病及儿童药物研发”及“核酸药物与疫苗开发技术”两个分论坛上,同样大咖云集,并针对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

image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超过6千亿元,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大战略产业之一,而这也得益于上海市政府顺应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上海市政协主席李逸平表示,科研成果转化同样要深刻认识和尊重其中的科学规律和市场规律,科研的想法、实验室成果、初创的产品,市场化的商品,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心智努力和资本投入。

image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华源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华源介绍了上海市政府支持生物医药发展出台的若干政策,其中包括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提质增效扩能方案等相关举措,不断优化医疗创新审批环境。面向未来我们将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研发、临床、制造、应用等全产业链布局,继续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布局。

image

上实集团总裁、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周军

香港生物医药板块、上海科创板以及新三板的开设,让一些暂时没有盈利,至几乎没有收入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可以上市,而且资本市场给予它很高的估值,实现了弯道超车。上实集团总裁、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周军表示,中国的市场、中国的经济体量,以及国家性质决定,中国必须有3-5家全球领先的巨型生物医药企业,所谓的“巨型”应该是市值1千亿美金以上。而这样巨型企业的诞生,需要发挥“举国之力”打造一个公共平台。

image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

目前全球有大概30个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集群,分布在美国的东西海岸、欧洲地区、日本的大阪、新加坡以及中国现在新兴发展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的等地区。领先的生物医药集群,基本上都有比较典型的特征:科研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配套完整,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最后又是资本市场比较活跃。因此,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总结说,整个创新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参与的各方面高效的协同,包括了政、产、学、研、医、资、园区、企业家、科学家等。

image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轮值主席董颖

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风口”。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创历史新高,1591起交易总金额达到612.6亿美元,相对2020年同比增长超过94%。新冠疫情让许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要得到了更快的响应,远程医疗、体外诊断、家庭护理、疫苗研发加速融资,加上货币政策进一步反送,加速了风投进入医疗健康产业。

针对2021在资本市场“翻红”的生物医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轮值主席董颖认为,生物医药作为投融资的领头羊,资金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董颖分享了一组数据:2021年上半年单笔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超过了185个,全球范围内投入医疗健康产业约一半左右的资金,被12%的企业所占据。尤其在疫情后资金抱团越发明显,头部资金能力大规模增强。但同时,未来医疗健康投资领域机会和挑战并存,随着技术科技的高度发展,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同时创新技术大规模在快时间的应用,引发了对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新技术发展长期是否生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

image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左敏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左敏认为,真创新就是必须要开始做原始创新,而原始创新的“龙头”应该以企业为引领。“从市场角度来看我们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第二大医药市场了,是一个医药大国。但是从创新能力讲,从真正的原创讲有进步,但是现在跟最头部的这些西方国家比,尤其是美国比,我们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左敏说,究其原因,一是基础投资依然不足,第二是研发投资还是跟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是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缺乏有效的、能够协同发展的共同平台。

image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儿童罕见病临床诊治中心主任蔡威

在随后举行的“罕见病及儿童药物研发”分论坛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儿童罕见病临床诊治中心主任蔡威表示,全球7000多种已经被发现的罕见病中,仅有不到10%的疾病已有批准方案,《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有74种罕见病有药可治。162种药物,已在中国上市仅有83种,明确的适应症只有55种。另外,罕见病药物昂贵的价格,如何分担如何分担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解决办法就是除了公共医保以外还要一个社会机制:慈善事业和公共保险制度。

image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认为,从企业方面来说,目前罕见病用药市场非常大,我国拥有庞大的罕见病的群体,而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能不能够抓住这个市场群体,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待观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不能在全球步入精准医疗的时代,罕见病用药可能成为创新突破的关键点。

image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罕见病中心执行主任王剑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罕见病中心执行主任王剑分享了多年来对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积累了的经验。首先是要建立多学科MDT合作诊治体系,建立适合国情的罕见病诊断规范化主流。其次由于罕见病比较复杂,需要大数据的诊断系统。同时,罕见病治疗需要各学科人士多跨专业协同合作,覆盖孕前乃至成人期罕见病全生命周期的治疗,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治疗和精准生育阻断,才能让罕见病医治更有希望。

image

上海医药罕见病平台-上药睿尔总经理文彬

上海医药罕见病平台-上药睿尔总经理文彬在介绍了上海医药在罕见病领域的进展同时,中国在过去很多年间,罕见病领域在收益、监管、成本以及支付上都很不确定 患者面临无药可用,面临药品没有保障,面临支付的困境,最贵的罕见病用药在国内的年花费达到500万元。而企业要做的,是如何做出可及的方案,让患者用得起药品,让他们有希望。

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总监蒋鑫、天辰生物创始人刘恒、上海交大附属医学院瑞金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副研究院王大威、卫生部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转化研究所所长周幼斌等国内罕见病领域的“排头兵”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也分享了各自在罕见病领域的进展和成就。

image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

在“核酸药物与疫苗开发技术”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指出,病毒不断在变异,而变异导致了疫苗的保护效率下降。但与此同时,mRNA疫苗的成功也表明,技术上的创新能够颠覆行业格局。

image

华西医院博士生导师宋相容

华西医院博士生导师宋相容表示,mRNA疫苗跟其他疫苗相比可以同时诱导一定的细胞免疫,达到比较好的免疫剂的作用,所以两款mRNA疫苗跟其他的疫苗相比保护效率比较高。但截至10月10日全球注册的关于mRNA的临床实验达到了336项,但是中国所占比例不到10%。

image

康希诺生物首席运营官巢守柏

康希诺生物首席运营官巢守柏介绍了目前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最新进展的同时也表示,根据目前的数据和效果来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湖大的效果非常好,异原加强目前比同原加强效果要更好。

image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也表示,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不同疫苗技术平台可以交替使用,耐受性良好,要达到更高抗体水平,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接种次序需要更多研究探索,这对于第三针加强针的疫苗排序也有参考意义。

image

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邢菲

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邢菲表达了投资机构对于mRNA领域的看好,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也好,可以发现最近几年做mRNA药品的公司融资都非常的火爆,但其实大部分的国外有些老牌的公司,其实已经在研10年以上了,尤其是BioNTech、Moderna这样的公司,是真正的厚积薄发,无论是RNA的修饰,还是递送系统,还是CMC中间有非常多的Know-How。但大部分的中国公司其绝大部分2019年左右才开始成立的,核心的技术包括核心的一些生产的流程还是需要验证,还包括一些优化。

image

随后,上海兆维生物创始人江伟、上海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伽、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教授吴立刚、苏州大学药学院药剂系教授刘密、上海交大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副主任高小玲、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胃肠病研究所副所长卓巍、杉本思医疗高级经理吴哲睿等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则分别介绍了各自在mRNA、药物递送、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到今年,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大会以“原创生态和中国机遇”为主题,重点聚焦了两个疫苗/核酸药物和罕见病两个领域,助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国内原创医药的潜力和力量,同时浦江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也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研发机构、产品、资本、企业在这里融合。

收藏
135.39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15W 人关注
3.81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