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时评】格力被罚9100万美元并非小事
原创
2021-11-01 12:51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梁秀峰
此刻遭遇产品质量的官司,对渴望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的格力来说,无异于直接被打了一闷棍。

这两天,一直号称掌握核心科技,并以产品质量好著称的格力,却因为8年前的一桩境外诉讼而被卷入舆论漩涡。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司法部在官网上发布消息称,格力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延迟起诉协议(DPA)。根据DPA的条款,珠海格力和香港格力同意接受总额为9100万美元的罚款,并同意向因公司有缺陷的除湿机而引起火灾的任何未获赔偿的受害者提供赔偿。

昨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对相关事件做出说明。格力表示协议涉及的产品为公司2005年至2012年期间生产的出口北美除湿机,并声明以上协议涉及的问题均发生在8年前,2013年以后未再出现同类问题。协议涉及金额已全部计提,不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及本年度业绩造成影响。

从财务角度,此次涉及的产品均为2012年之前且相关成本均已经计提,实际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但俗话说产品质量无小事,此事在舆论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对格力品牌和产品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电市场趋于饱和,国产家电企业纷纷出海。此刻遭遇产品质量的官司,对渴望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的格力来说,无异于直接被打了一闷棍。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电业累计出口额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出口额规模保持历史同期最佳水平,且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海外收入,已经成为部分家电企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海尔智家在2020年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在总营收中占比48.8%。其他如美的、TCL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也不小。但笔者注意到,格力海外业务发展却一般。2020年,格力海外收入占比只有11.9%。

中国制造企业近年来纷纷出海,取得了不小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外民众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品牌在海外缺乏影响力的问题,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要指出的是,制造业的根本仍然是产品而非品牌。品牌名声再响,假如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并酝酿成为大范围的消费者舆情,那么一切都是枉然。当年张瑞敏砸海尔电冰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笔者认为,不管大家是尊重还是戏谑张瑞敏广告做得好,但他起码将自己注重产品质量这一点精准的传递给了市场。

在这一方面,很多全球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踩过的坑,都是活生生的“负面典型”。当年在中国市场被视为高端品牌的三星手机,一个“爆炸门”事件,就让所有努力付之一炬;“排气门”事件,让大众不仅经济上遇到严重损失,形象更是一落千丈。这些事情,都可以视为中国制造企业的前车之鉴。

当然如格力所公告的那样,此案涉事的产品均为2005-2012年间生产,应该并不代表其现有的产品实力。但此事前后拖了8年才最终结案,恰恰显示了中国制造业产品进军不同市场面临的规则和环境的不同,以及一旦出现质量纠纷司法流程的复杂。此案和解也算是给国内企业提了个醒,制造业企业不管如何追求创新,首先该做到的——都还是保证产品质量。

收藏
117.21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