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工专题策划二|能控纠偏煤化龙头有望长期走强 煤氢联动成行业新看点
原创
2021-12-30 16:32 星期四
财联社记者 方彦博
前瞻2022之化工篇第二弹!业内人士分析,与制备成本过高的绿氢相比,煤化工企业的副产氢气在成本及产能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是短期最合适的氢能来源。兖矿能源、美锦能源和宝丰能源等上市公司有相关产能。

财联社(济南,记者 方彦博)讯,岁末,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原料用能能耗控制“松绑”,长期处在能耗“双控”政策压抑下的煤化工行业迎来新变化。

山东某资深煤化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此次新政策的提出,特别是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规定,标志着新建煤化工项目的审批有望恢复,拥有先进生产工艺、低碳优势的煤化工龙头企业或将重新获得成长空间并长期走强。

同时,随着氢能产业在政策刺激下的加速发展,煤化工企业与氢能源的联系也愈发密切。前述产业人士表示,制氢环节是氢能源产业的基础,但当前绿氢的制备成本过高,与之相比,煤化工企业的副产氢气在成本及产能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探索煤化工副产氢气的商业化应用成为当前行业的新方向。

能控纠偏 煤化行业有望松绑

我国最早于2015年提出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并在“十三五”期间明确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同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并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

然而,原本按部就班执行的“能耗双控”政策,今年部分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为完成全年审核开始加大调控力度,对部分行业实行强制性停产或拉闸限电。多家上市公司也在曾发布公告表示,为配合地区能耗“双控”要求进行产能削减。

在此背景下,作为高能耗行业代表的煤化工产业受到不小冲击。记者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对焦炭、电石、聚氯乙烯、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等“两高”煤化工项目已不再审批;广东省将年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煤的煤化工、焦化等项目纳入管理台账;陕西省也出台了对不少煤化工项目限产等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但业内对原料用煤的能耗计算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我国对化石能源消耗的计算建立在化石能源被全部用作燃料的基础之上,但作为工业原材料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被“燃烧”而是转化为了其他产品,带来的碳排放较少。

山东某煤化工企业负责人也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煤化工行业同时受到煤炭配额与能耗配额两方面的限制,包括很多大型企业在内的煤化企业虽然争取到了煤炭配额,但由于能耗指标无法适时获批,企业面临着“有米之炊也难为”的困境。

近期,国家对“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要求则有望改善这一局面。有分析人士称,这一政策有望实现燃料煤和原料煤区别对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煤化企业松绑。

前述企业人士表示,虽然当前尚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但接下来各地方政府肯定会逐步落实国家的这一要求,对企业来讲,今后新建产能或项目的审批有望放宽,同时对有煤炭配额而无能耗配额的企业在获取能耗指标上预计也会有一些帮助。

龙头企业充分受益

虽然新政策的提出看似为煤化工行业带来了普惠的发展机遇,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龙头煤化企业有望成为受益最大的一方。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有关部门对新建项目或产能的审批放开也必然是有要求的,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同时满足先进工艺、低能耗标准的项目才有可能恢复审批、建设的正常化,从这一点来讲,煤化行业的成长空间将集中体现在龙头企业。”前述产业人士对记者研判明年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时表示。

财联社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21年,国内新建的煤化工项目和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无论是传统的焦化项目,还是煤制烯烃等新兴煤化工项目,新建产能均集中在头部企业。

国内煤化工巨头宝丰能源(600989.SH)新建的300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年底前即将投产,届时公司焦炭总产能将达到700万吨/年。另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煤制烯烃方面公司宁东三期5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50万吨/年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正稳步推进,甲醇及烯烃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EVA装置于2023年建成投产;宁东四期5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也正在进行环评公示;内蒙4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也已获鄂尔多斯市政府批复,正推进环评审批工作。

另一煤化工巨头美锦能源(000723.SZ)投资的内蒙古美锦项目600万吨/年焦化产能也已经开工建设,加上唐钢美锦二期项目,公司焦化产能将提升至1445万吨/年,领跑全行业。

山东地区两家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600426.SH)和鲁西化工(000830.SZ)则在煤化工的延伸和深加工领域动作不断。

华鲁恒升(600426.SH)仅下半年便投产1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20万吨/年尼龙6项目,此外,公司12万吨/年PBAT可降解塑料项目和8万吨/年尼龙66项目也已在当地有关部门备案。

据鲁西化工近期公告,公司拟投资共140亿元建设60万吨/年己内酰胺·尼龙6项目、120万吨/年双酚A项目、24万吨/年乙烯下游一体化项目。公司乙烯下游一体化项目正在进行试运行调试;双酚A项目及己内酰胺·尼龙6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2年完工,项目投产后可新增20万吨/年、双酚A30万吨/年己内酰胺、30万吨/年尼龙6及配套产品。

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后续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今后煤化工企业的新建项目能耗考核水平将大幅降低,制约核心企业成长的因素将进一步减少,煤化工龙头企业的成长空间将打开。

联动氢能源

在传统领域重获成长空间的同时,对氢能领域的探索也是煤化工行业今后的主要看点之一。

当前,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将氢能源作为未来产业进行了规划和布局。根据业内统计,目前全国共计有超过30个省份以及150个城市在相关发展规划中统计了氢能源的发展。

截至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已突破2500万吨,是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但氢能源的消耗主要还是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而在交通、建筑等其他应用领域对氢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氢气的制备面临一定的产能压力。

我国煤化工行业拥有大量工业副产氢资源,是短期最合适的氢能来源。

兖矿能源(600188.SH)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有大量的炼焦、合成氨产能,当前我国每年可从煤化工驰放气及其他工业尾气中回收氢气约96.2万吨。利用焦炉气、合成氨的富氢尾气制氢不仅成本低,能源效率高,其碳排放水平也极具优势。但因收集、价格、信息等原因,很大一部分被用来直接燃烧甚至排空,这一部分工业副产氢如何高值化利用,将是今后煤化工行业探索的重要发展方向。

image

记者注意到,当前,已经有不少煤化工企业开始在副产氢上做文章。兖矿能源在近期发布的《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到,公司力争用5~10年的时间,通过煤化工副产氢气制氢产能超过10万吨/年。

美锦能源则对公司炼焦过程中释放的焦炉煤气,采用变压吸附的方式制取氢气。公司方面介绍,公司华盛化工项目、美锦煤化工、唐钢美锦及内蒙古美锦项目全部加成后,根据焦炭产能测算,公司高纯度氢气产能可达18.7万吨/年。

宝丰能源在对焦化产品中的副产氢气的收集提纯并利用的同时,还在煤化工与“绿氢”的耦合方面进行了布局。目前,公司拥有30台太阳能电解制氢设备,拥有年产2.4亿m³“绿氢”的能力。同时,根据公司规划,从2022年起,公司将每年新增30-40台电解槽制氢设备投入运营,每年将新增绿氢产量约3亿m³。

收藏
71.15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8654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