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动态
26.54W关注
抗击新冠,你我均在第一线。财联社第一时间提供权威信息,助力抗疫。
全部内容
2023-08-28 15:30 来自 财联社
汪文斌在会上宣布,自2023年8月30日起,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
收藏
59.04W
2023-08-17 10:36 来自 财联社
①佛山疾控介绍,EG.5变异株在佛山市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
②EG.5变异株对人的毒力没有增强,但免疫逃逸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更强,因此其传播范围相对较大。
收藏
78.03W
2023-08-16 10:29 来自 上观新闻 顾泳
①上海近日新冠门诊人数增幅为10%-15%,问诊者症状普遍尚可,重症人数并未增加;
②现有研究显示,EG.5仍是奥密克戎大家族一员,是XBB1.9.2的“后代”。
收藏
106.49W
2023-08-09 19:19 来自 财联社
①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80%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清,防控难度大。
②密切接触者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
收藏
113.31W
2023-07-24 20:57 来自 财联社
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3例,均为霍乱,无死亡病例报告。
②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3652例、死亡2336人。
收藏
87.96W
2023-06-24 07:37 来自 上观新闻
①“长新冠”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而且疾病的异质性很强。
②奥密克戎的R0值如此之高,可能已达到病毒进化的极限。
收藏
134.5W
2023-06-12 18:59 来自 中国疾控中心
①HMPV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密切的个人接触和触摸病毒污染的物表后再接触嘴、鼻子或眼睛也可能造成传播。
②一般来说,感染后潜伏期约3-5天,HMPV诱发的免疫保护较弱,反复感染常见。
收藏
93.07W
2023-06-12 07:26 来自 财联社
①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逐渐增加,从5月1日-5月7日的84.6%,增长到5月22日-5月28日的92.4%;
②今年2月至4月上旬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局部零星散发,4月下旬开始逐步上升,5月下旬上升趋势减缓,目前呈下降趋势。
收藏
121.94W
2023-05-29 21:13 来自 央视新闻
①为什么“阳”过以后还会再“阳”?
②观察我们周围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况,大家发现,似乎年轻人居多,是不是这样呢?
③如果出现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自行观察和服药?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
收藏
86.09W
2023-05-28 08:43 来自 央视新闻
由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
收藏
128.47W
2023-05-25 16:42 来自 国家卫生健康委
①“二阳”的症状如何?
②不想“二阳”应该怎么做?
收藏
111.19W
2023-05-24 18:31 来自 财联社
①最近不少朋友都发现,身边多了不少生病的娃儿,发热、咳嗽、喘息、鼻塞、流涕,去医院检查既不是新冠也不是流感,而是以前较少听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
②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典型症状是什么?如何与新冠、流感区分?来看专家解读。
收藏
76.74W
2023-05-19 16:59 来自 科技日报
①“混打”即序贯免疫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且能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变异。
②四价疫苗对后续几代的新变异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保护效果,因而不需在短短几个月就更换疫苗毒株,可以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更换一次疫苗毒株。
收藏
152.9W
2023-05-18 22:15 来自 澎湃新闻
①这次波幅更低,症状更轻,尤其是已经感染过的人群,发烧的时间更短,获得药物的便捷性更快。
②仍然鼓励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接种疫苗。
收藏
92.4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