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创家
6113关注
这是一档针对科创领域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创始人)的访谈节目。“大佬们”有哪些少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公司上市前后,他们的心路历程有何变化?《科创家》与您一起探寻,以期远眺未来。
全部内容
2023-07-25 11:3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明明
①“软包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以高性能软包三元动力电池而知名,并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国内龙头、全球领先;
②王瑀认为,只有解决动力电池“好不好”的问题,才能迎来全面电动化的TWh时代,软包作为理想解决方案有望重回主流赛道。
收藏
81.86W
2023-06-09 21:1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①“我可能相对比较悲观,不觉得中国的GPT赛道中,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可以跟GPT-4一较高下的大模型。”
②P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做底层基础大模型的难度较难,机会主要集中在对基础模型的调参以及具体应用上。
收藏
135.27W
2023-06-08 08:25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①从造纸到锂电,双元科技过去数年的成功“跨界”,最终推动公司上市。
②“浙大人”出身的郑建,最欣赏的企业家特质是低调、务实。
③郑建之前的经营理念是,做企业要“先做强,做强以后再考虑做大。”随着公司的做大和上市,他开始寻找一个平衡点。
收藏
106.59W
2023-05-29 20: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毛明江 实习记者 朱凌
①“ChatGPT将人工智能带入“Iphone时刻”,在全球掀起了AI创业潮,很多东西我们难以预言,聪明的人能够利用和抓住这波新机会。”
收藏
111.98W
2023-05-19 21:3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金婉霞
①日前,由博锐生物自主研发的泽贝妥单抗获批上市,这是首款国产CD20抗体1类新药;
②企业的创新策略是:聚焦于免疫领域,选择成熟的靶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差异化的创新。
收藏
162.37W
2023-05-05 21:3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①“氧化镓材料的研发绝不能停留于实验室,必须要走出去,实现产业化。”
收藏
169.31W
2023-04-14 22: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在中国发展大模型,B端市场是座富矿。”
收藏
127.91W
2023-03-31 21:22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在一些基础工作被AI替代的同时,也会衍生诸如人工智能培训师等新兴行业。当前中国版ChatGPT要实现追赶,最大的挑战在于追赶时间差。”
收藏
112.94W
2023-03-04 13:4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美
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化和成本优势,是新进入者的第一道门槛。
收藏
156.11W
2022-11-15 21:2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在林宝军看来,要以需求驱动颠覆性创新,中国的北斗与航天高技术,目的是让全世界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享受到来自中国的服务。
收藏
100.53W
2022-11-09 10:2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11月4日晚,由上海报业集团|科创板日报主办的“2022科创家之夜秋季私宴”在上海浦东成功举办。
收藏
89.59W
2022-09-27 10:3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金小莫
“科学创新本身,就有可能是会失败的。如果一个科学家,不能理解项目的艰难性,没有那种即使失败了还要再做,今天失败了明天再来,明天失败了后天再来,没有这种精神做不出来药的。”
收藏
66.79W
2022-08-15 21:5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黄心怡
云从科技的故事,诞生于中科院的一间实验室。
收藏
107.97W
2022-06-22 20:3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去年,芯源微生产的前道涂胶显影设备获得了多个前道大客户订单及应用,客户覆盖逻辑、存储、功率器件及其他特种工艺等多家国内厂商,包括中芯国际、上海华力、武汉新芯、厦门士兰集科、扬杰科技、青岛芯恩、上海积塔等。
收藏
66.08W
2022-05-30 13:1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章银海
昱能科技的发展理念和优势是什么?未来成长驱动力在哪里?技术能力怎么样?研发投入如何?
收藏
92.06W
2022-03-22 13:3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洁琰
在潘讴东看来,技术门槛和产能需求是基因治疗企业选择CDMO的重要因素。
收藏
122.8W
2022-03-18 19:50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金小莫
金磊称,佰仁医疗已“想清楚了产品研发最有希望获得突破的技术路线”,全部技术链条均有自主知识产权,各项必备技术资源已经落实,到2023年,佰仁会有包括介入二尖瓣在内的四款理念相似的介入瓣产品进入临床。
收藏
172.49W
2022-03-03 09: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曾乐
李仙德认为光伏已经从一个政策性推动的周期性行业变成了市场化行业。未来,光伏行业会进入充分市场竞争,马太效应加剧,强者恒强。
收藏
75.32W
2022-02-22 18:02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
多位专家代表从结构化数据、领先算法、场景应用等方面出发,以不同视角剖析万亿级数字经济赛道。
收藏
91.42W
2022-01-05 12:24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朱洁琰
邵俊斌也坦言,核酸检测的价格确实是不断下行的趋势。他表示,之江生物一方面会继续参与各地集采,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并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实现毛利的改善;另一方面,将继续开拓海外市场。
收藏
88.27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