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市场硝烟四起 内外资企业争相抢滩
原创
2020-12-11 19:56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杨泽世
不仅外资品牌不断试水国内人造肉市场,国内涉及人造肉的企业也在兴起。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泽世)讯,植物肉概念火爆市场,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近日,雀巢发布植物基品牌嘉植肴,该品牌旗下的植物基系列产品全面推向中国市场,包括面向消费者市场的6款产品与专业餐饮行业的4种产品。

“中国是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今年5月,雀巢宣布在天津投资建设的植物基产品线,我们期望推动中国成为植物基发展的前沿阵地。”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士德表示。

该公司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糖果及植物基食品业务负责人江妮妮则指出,“中国植物基市场从2020年起呈现了爆发趋势,但植物基食品概念对中国市场与消费者来说,仍是一个全新品类。嘉植肴天猫旗舰店将于12月下旬启动,从年底起也将陆续进入上海及北京的部分盒马门店。”

其实,外资企业早已对植物基、人造肉等产品进行布局。2019年5月,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上市;同年,麦当劳在加拿大推出的一款名为P.L.T.的汉堡中,便是采用Beyond Meat的人造肉产品。

今年4月,星巴克宣布与Beyond Meat合作,在中国推出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7月,Beyond Meat通过盒马鲜生在中国大陆销售人造肉汉堡肉饼,并于9月份宣布在浙江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厂。

不仅外资品牌不断试水国内人造肉市场,国内涉及人造肉的企业也在兴起。国内人造肉品牌“星期零”今年完成三轮融资;双塔食品于11月26日推出其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植物肉系列产品。

“目前植物肉市场体量巨大,使用植物肉的企业不仅是餐饮企业,休闲食品企业也在尝试使用。”青普九州零售商业总监李如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但是,国内市场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在中国,植物肉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消费者对其仍很陌生,对植物肉的安全性会存有一定疑虑。其口感与真肉也有差异,且价格方面也缺少优势。”

此外,他进一步指出,“令人乐观的是,中国的创投环境有利于植物肉行业的发展。在资本的助推下,近几年主打‘植物肉’概念的新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国内相关企业总数已将近2000家。”

“中国的植物肉生产企业还要面对自身的不足,纯粹的生产型企业自身产量不大。其次,初创企业的准入门槛很高,有个别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创业型企业也开始自建工厂,但会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李如玥说。

“对中国市场与消费者来说,虽然已有大量品牌加入到这一潜力市场,但品牌成立时间短、布局零散、品类单一,因此并不能建立消费者对植物基食品的信任。”雀巢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坦言。

“人造肉在未来10年会是处在风口的品类,从政策端来看,人造肉在环保减排及食品安全方面可以有很好的控制和监管,资本端对其更加青睐,所以在资本端、政策端推进的情况下,产业端也会获得较多红利。”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技术含量、研发水平来看,国外企业相对优于国内企业,国内市场中,除双塔食品技术研发等具备优势,其他企业相对较弱,所以在巨头加持下,会对中国人造肉行业起到支撑作用。”

收藏
177.29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43W 人关注
2.7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