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提案引发“血案” 药明系领衔闪崩 过度恐慌还是需提高警惕?
原创
2024-01-26 17:28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王俊仙 卢阿峰
① 午后“药明系”领衔一众CXO、创新药板块闪崩,其原因直指业内流传的一则“美国拟出台《生物安全法案》”的消息。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等均对记者表示,正在评估影响,药明生物CEO陈智胜称法案通过可能性不大;
② 药明康德A股收盘跌停H股盘中最高跌超31%,药明生物盘中最高跌近27%。

财联社1月26日讯(记者 王俊仙 卢阿峰)今日午后,“药明系”领衔一众CXO、创新药板块闪崩,其原因直指业内流传的一则美国《生命安全法案》提案。多个被该提案“点名”的上市公司告诉财联社记者,正在评估影响,不用太过悲观。

业内专家也告诉财联社记者,该法案目前只是提案,不一定能够通过,毕竟不像PBM或者高价药那样的案例有两党共识,市场有点过度恐慌,美国生物制药对中国还是有需求的。

但也有专家告诉记者,虽然药明系不是第一次遭遇到此类事件,但该法案表露出的趋势还是值得警惕,相关上市公司和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底线思维”早做准备。

生物医药概念大跌 上市公司称正评估影响

午后,港股生物医药概念股票及ETF急转直下,A股以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为代表,CXO与生物医药板块开始全线跳水,港股午后急跌并带动生物医药板块走低,药明生物(02269.HK)由涨5%反跌。截至收盘,药明康德A股跌停,H股最高跌超31%,收跌16.43%;药明生物(02269.HK)盘中最高跌近27%,收跌18.17%,药明合联(02268.HK)收跌20%。其他H股个股方面,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跌12.59%,康龙化成(03759.HK)跌15.05%,泰格医药(03347.HK)跌9.93%,信达生物(01801.HK)跌7.36%,凯莱英(06821.HK)跌7.11%。

惨烈状况也带动指数走势,中证医药卫生指数(000933)下跌2.2%,医药ETF(159929)下跌2.4%,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下跌7.45%。

导致国内生物医药个股二级市场闪崩的原因,或与一则“美国拟出台《生物安全法案》”的消息有关。

据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官网显示,该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R-WI)和高级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D-IL)今天提出了一项法案,以确保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无法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一旦通过,该法案将限制联邦政府资助的医疗机构使用外国对手生物技术公司,包括华大集团及其子公司华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以及另一家中国公司药明康德。

在该网站上述文章上,有如下表述:“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通过医疗诊断测试收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基因和敏感健康数据……”“随着生物技术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外国对手控制的生物技术公司构成的威胁持续增长。” 

财联社记者午后以投资者身份联系了多家涉及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表示,公司注意到了美国拟提相关生物安全法案,但不认为公司今天股价走势与该法案有直接联系,公司管理层会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估、讨论,若是真的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严重影响,不排除会与美方主动沟通,若是法案未来真的出台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公司也会披露。

华大智造方面则表示,就美国相关生物安全法案提案对公司的影响和公司的应对措施,公司正在核实、评估。

作为“冲击最大”的受害者,药明康德方面表示,晚间公司会发布公告。

另据媒体报道,针对美国个别议员拟相关生物安全法提案提议禁止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等外国生物公司一事,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对外表示,“这只是一个反华议员的提议,到变成法律是极小概率事件,而且要几年时间。我个人也没有在军方任何机构任职过。我们会尽快公告澄清一下。”

市场过度恐慌?业内称仍需底线思维

“迈克·加拉格尔曾提过161个法案,最后仅有2个成为法律。此次事件对药明生物并无实质性影响。”陈智胜对外发出了如此判断。

事实上,药明系并不是第一次遭遇美国政府的“刻意打压”,早在2022年2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则出口管制的消息,将在未经核实清单(UVL,Unverified List)中新增33家中国实体,其中就包括了药明生物的两家子公司药明生物(无锡)和药明生物(上海)。

当时这则消息导致药明系上市公司的股价在2月8日早上就全线低开,主角药明生物更是在开盘后1个多小时就惨遭停盘,停盘前跌幅为22.77%,最高跌幅曾高达31%。A股药明康德也是开盘直接跌停,尾盘略有挣扎,最终躺平收盘。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这个法案只是提案,委员会还没通过,更别说众议院,迈克·加拉格尔是共和党知名鹰派,所以能否通过还不好说,毕竟不像PBM或者高价药那样有两党共识。“所以市场有点过度恐慌了,但也表明市场的担心。毕竟今年是选举年,各自都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强硬立场。”

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是人类共享的一个共同的话题,本应当是无国界,与政治无关的领域,国内生物医药方面的企业对于地缘政治风险一直都有预估,若是该法案获得通过,这对于一些原本有较大比例业务在美国、海外的公司冲击会比较大。

但赵衡认为,生物制药对中国还是有需求,市场需求可以强制脱钩,但产业很难。

“虽然这个法案只是由(个别)议员刚刚提出,但是这也代表了一种恶意趋势,相关企业,甚至相关主管部门也应该借此机会认真评估一下最坏情况会如何演变,坚持底线思维,促进国内的企业上下游形成产业链更紧密的合作,抱团取暖,共同抵御这头‘灰犀牛’的到来。”王恒表示。

收藏
134.04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55W 人关注
1.22W 人关注
1.05W 人关注
2.08W 人关注